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6页 |
1.1 等离激元光学的研究背景 | 第10-18页 |
1.1.1 表面等离激元的基本性质 | 第11-15页 |
1.1.2 表面等离激元光学的数值模拟方法 | 第15-18页 |
1.2 等离激元光学天线 | 第18-26页 |
1.2.1 等离激元光学天线的基本结构 | 第18-23页 |
1.2.2 一类重要的等离激元天线—牛眼结构天线 | 第23-26页 |
1.3 表面等离激元热电子光探测器 | 第26-34页 |
1.3.1 表面等离激元热电子光探测器研究进展 | 第26-29页 |
1.3.2 热电子光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 第29-34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34-36页 |
第二章 劈裂牛眼结构天线红外波段特性的研究 | 第36-57页 |
2.1 引言 | 第36-38页 |
2.2 劈裂牛眼结构天线的设计优化 | 第38-48页 |
2.2.1 劈裂牛眼结构天线的基本结构和数值模拟参数 | 第38-39页 |
2.2.2 近红外波段劈裂牛眼结构天线的优化 | 第39-42页 |
2.2.3 劈裂牛眼结构天线的传输模式和透射增强机制探讨 | 第42-46页 |
2.2.4 狭缝平行沟槽结构天线的对比研究 | 第46-48页 |
2.3 中红外波段劈裂牛眼结构天线的设计 | 第48-5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三章 劈裂牛眼结构天线的偏振特性研究 | 第57-71页 |
3.1 引言 | 第57-58页 |
3.2 劈裂牛眼结构的偏振特性 | 第58-62页 |
3.2.1 劈裂牛眼结构的偏振依赖关系 | 第58-60页 |
3.2.2 劈裂牛眼结构天线的偏振消光比 | 第60-62页 |
3.3 双劈裂牛眼结构天线的偏振调制 | 第62-69页 |
3.3.1 双劈裂牛眼结构天线的偏振依赖关系 | 第62-64页 |
3.3.2 双缝劈裂牛眼结构夹角参数对透射增强的影响 | 第64-67页 |
3.3.3 偏振无关的双劈裂牛眼结构天线的设计 | 第67-6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四章 表面等离激元Si-Au共振腔肖特基结热电子红外探测器 | 第71-96页 |
4.1 引言 | 第71-72页 |
4.2 金属—半导体肖特基结热电子光探测器的数值模拟方法 | 第72-82页 |
4.3 Si-Au共振腔肖特基结热电子红外探测器的设计优化 | 第82-94页 |
4.3.1 Si-Au共振腔的法布里珀罗共振阶数选择 | 第82-88页 |
4.3.2 Si-Au共振腔的宽度和金膜厚度优化 | 第88-90页 |
4.3.3 超薄金膜的表面等离激元混合模式对光响应的影响 | 第90-9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五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96-98页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96-97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1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112-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