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0页 |
1.1 互联大系统的研究背景 | 第15页 |
1.2 互联大系统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2.1 集中式控制 | 第15-16页 |
1.2.2 分散式控制 | 第16页 |
1.3 非线性互联大系统的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4 非线性互联大系统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 基于T-S模糊模型的非线性互联大系统的鲁棒控制与滤波的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6 基于T-S模糊模型的非线性互联大系统的介绍 | 第19-20页 |
1.7 基于T-S模糊模型的非线性互联大系统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8 现有研究结果的空白及不足 | 第22-24页 |
1.9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1.10 论文涉及的系统和控制中几个重要问题的研究背景 | 第25-30页 |
1.10.1 T-S模糊控制的研究 | 第26-27页 |
1.10.2 鲁棒控制的研究 | 第27-28页 |
1.10.3 时滞系统的研究 | 第28-30页 |
第2章 基于T-S模糊模型的连续非线性互联大系统的分散式鲁棒模糊静态输出反馈H_∞控制 | 第30-55页 |
2.1 引言 | 第30页 |
2.2 系统模型及控制问题的描述 | 第30-32页 |
2.3 鲁棒模糊静态输出反馈H_∞控制性能分析 | 第32-35页 |
2.4 分散式鲁棒模糊静态输出反馈H_∞控制器设计 | 第35-48页 |
2.4.1 基于矩阵C_i变换方法的分散式鲁棒模糊静态输出反馈H_∞控制器设计 | 第35-39页 |
2.4.2 基于矩阵B_i变换方法的分散式鲁棒模糊静态输出反馈H_∞控制器设计 | 第39-42页 |
2.4.3 基于广义系统方法的分散式鲁棒模糊静态输出反馈H_∞控制器设计 | 第42-48页 |
2.5 仿真验证 | 第48-5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3章 基于T-S模糊模型的离散非线性互联大系统的分散式鲁棒分段静态输出反馈H_∞控制 | 第55-80页 |
3.1 引言 | 第55页 |
3.2 系统模型及控制问题的描述 | 第55-58页 |
3.3 鲁棒分段静态输出反馈H_∞控制性能分析 | 第58-61页 |
3.4 分散式鲁棒分段静态输出反馈H_∞控制器设计 | 第61-72页 |
3.4.1 基于矩阵C_i变换方法的分散式鲁棒分段静态输出反馈H_∞控制器设计 | 第62-65页 |
3.4.2 基于矩阵B_i变换方法的分散式鲁棒分段静态输出反馈H_∞控制器设计 | 第65-68页 |
3.4.3 基于广义系统方法的分散式鲁棒分段静态输出反馈H_∞控制器设计 | 第68-72页 |
3.5 仿真验证 | 第72-7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7-80页 |
第4章 基于T-S模糊模型的连续非线性时滞互联大系统的分散式模糊H_∞滤波 | 第80-102页 |
4.1 引言 | 第80-81页 |
4.2 系统模型及控制问题的描述 | 第81-84页 |
4.3 模糊H_∞滤波性能分析 | 第84-90页 |
4.4 分散式模糊H_∞滤波器设计 | 第90-93页 |
4.5 仿真验证 | 第93-9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9-102页 |
第5章 基于T-S模糊模型的离散非线性时滞互联大系统的分散式分段H_∞滤波 | 第102-125页 |
5.1 引言 | 第102页 |
5.2 系统模型及控制问题的描述 | 第102-106页 |
5.3 分段H_∞滤波性能分析 | 第106-112页 |
5.4 分散式分段H_∞滤波器设计 | 第112-114页 |
5.5 仿真验证 | 第114-12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21-125页 |
第6章 全自动贴片机的运动控制 | 第125-158页 |
6.1 引言 | 第125页 |
6.2 全自动贴片机的工作原理 | 第125-126页 |
6.3 全自动贴片机的运动控制目标及难点问题 | 第126-128页 |
6.3.1 运动控制的目标 | 第127页 |
6.3.2 运动控制的难点问题 | 第127-128页 |
6.4 全自动贴片机运动模型及控制问题的描述 | 第128-140页 |
6.4.1 x轴运动模型 | 第128-133页 |
6.4.2 y轴运动模型 | 第133-139页 |
6.4.3 控制问题的描述 | 第139-140页 |
6.5 x轴的运动控制器设计 | 第140-149页 |
6.6 y轴的运动控制器设计 | 第149-156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56-15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58-161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176页 |
附录A 本文符号及缩写 | 第176-177页 |
附录B 预备知识 | 第177-17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178-180页 |
致谢 | 第180-181页 |
个人简历 | 第1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