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面孔表情和面孔性别信息交互作用加工机制及发展特点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哲学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面孔表情和面孔性别信息交互作用加工机制及发展特点
论文目录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引言第11-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6页
  1.1 面孔加工解释模型第13-19页
    1.1.1 Bruce-Young的功能性面孔认知模型第13-15页
    1.1.2 Haxby的面部认知分布式神经模型第15-16页
    1.1.3 多级知觉整合模型第16-17页
    1.1.4 AdolPhs以时间为函数的面孔表情加工模型第17-19页
  1.2 面孔性别识别和表情识别的研究综述第19-32页
    1.2.1 面孔性别识别研究综述第19-22页
      1.2.1.1 面孔性别信息的加工特点第19-20页
      1.2.1.2 面孔性别识别脑皮层处理区域第20-21页
      1.2.1.3 面孔性别识别ERP研究第21-22页
    1.2.2 面孔表情识别研究综述第22-25页
      1.2.2.1 面孔表情信息的加工特点第22-23页
      1.2.2.2 表情识别的脑皮层处理区域第23-24页
      1.2.2.3 表情识别的ERP研究第24-25页
    1.2.3 面孔表情和性别识别相互关系综述第25-32页
      1.2.3.1 情绪信息与性别信息加工的加工效率和优先性第26-27页
      1.2.3.2 面孔表情信息与性别信息之间的加工关系第27-31页
      1.2.3.3 面孔表情与性别信息加工受被试变量的调节第31-32页
  1.3 面孔性别和面孔表情的相互影响解释机制第32-36页
    1.3.1 自下而上作用机制第32-34页
    1.3.2 自上而下作用机制第34-36页
第二章 问题提出和研究框架第36-42页
  2.1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分析第36-39页
    2.1.1 材料标准化程度不够第36页
    2.1.2 被试变量鲜有考虑第36页
    2.1.3 缺乏表情和性别信息加工相互关系多样化结论的理论整合第36-38页
    2.1.4 缺乏表情和性别信息集成加工的脑机制了解第38-39页
  2.2 研究总体框架第39页
  2.3 研究目的及假设第39-40页
    2.3.1 研究目的第39-40页
    2.3.2 研究假设第40页
  2.4 研究意义第40-41页
  2.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41-42页
第三章 研究一高兴、愤怒表情和性别信息交互作用加工的神经机制第42-55页
  3.1 实验1 高兴、愤怒表情和面孔性别信息交互作用加工的神经机制第42-55页
    3.1.1 实验目的第42页
    3.1.2 实验程序及方法第42-45页
      3.1.2.1 被试第42页
      3.1.2.2 实验材料评定及选择第42-43页
      3.1.2.3 实验程序及设计第43-44页
      3.1.2.4 EEG记录和分析第44-45页
    3.1.3 实验结果第45-50页
      3.1.3.1 行为数据结果第45-47页
      3.1.3.2 ERP数据结果第47-50页
    3.1.4 讨论第50-54页
      3.1.4.1 行为结果讨论第50-52页
      3.1.4.2 脑电结果讨论第52-54页
    3.1.5 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研究二信息强度变化对面孔表情和性别信息交互作用加工的影响第55-76页
  4.1 实验2 降低性别信息强度对面孔表情和性别信息交互作用加工的影响第55-65页
    4.1.1 实验目的第55页
    4.1.2 实验程序及方法第55-57页
      4.1.2.1 被试第55页
      4.1.2.2 实验材料第55-56页
      4.1.2.3 实验程序及设计第56页
      4.1.2.4 EEG记录和分析第56-57页
    4.1.3 实验结果第57-62页
      4.1.3.1 行为数据结果第57-59页
      4.1.3.2 脑电数据结果第59-62页
    4.1.4 讨论第62-64页
      4.1.4.1 行为结果讨论第62-63页
      4.1.4.2 脑电结果讨论第63-64页
    4.1.5 小结第64-65页
  4.2 实验3 降低表情信息强度对面孔表情和性别信息交互作用加工的影响第65-76页
    4.2.1 实验目的第65页
    4.2.2 实验程序及方法第65-66页
      4.2.2.1 被试第65页
      4.2.2.2 实验材料第65-66页
      4.2.2.3 实验程序及设计第66页
      4.2.2.4 EEG记录和分析第66页
    4.2.3 实验结果第66-72页
      4.2.3.1 行为数据结果第66-68页
      4.2.3.2 脑电数据结果第68-72页
    4.2.4 讨论第72-74页
      4.2.4.1 行为数据结果讨论第72-73页
      4.2.4.2 脑电数据结果讨论第73-74页
    4.2.5 小结第74-76页
第五章 研究三表情类型对面孔表情和性别信息交互作用加工的影响第76-85页
  5.1 实验4 愤怒、悲伤表情与性别信息交互作用加工的特点及神经机制研究第76-85页
    5.1.1 实验目的第76页
    5.1.2 实验程序及方法第76-77页
      5.1.2.1 被试第76页
      5.1.2.2 实验材料第76页
      5.1.2.3 实验程序及设计第76页
      5.1.2.4 EEG记录和分析第76-77页
    5.1.3 实验结果第77-82页
      5.1.3.1 行为数据结果第77-79页
      5.1.3.2 脑电数据结果第79-82页
    5.1.4 讨论第82-84页
      5.1.4.1 行为学数据结果讨论第82-83页
      5.1.4.2 脑电数据结果讨论第83-84页
    5.1.5 小结第84-85页
第六章 研究四面孔表情和性别信息加工的发展研究第85-98页
  6.1 实验5 6-7岁儿童面孔表情和性别识别的交互作用研究第86-90页
    6.1.1 实验目的第86页
    6.1.2 实验方法和程序第86页
      6.1.2.1 被试第86页
      6.1.2.2 实验材料第86页
      6.1.2.3 实验程序及设计第86页
    6.1.3 实验结果第86-89页
    6.1.4 讨论第89-90页
  6.2 实验6 13-14岁青少年面孔表情和性别识别的交互作用研究第90-94页
    6.2.1 实验目的第90页
    6.2.2 实验方法和程序第90页
      6.2.2.1 被试第90页
      6.2.2.2 实验材料第90页
    6.2.3 实验程序及设计第90页
    6.2.4 实验结果第90-93页
    6.2.5 讨论第93-94页
  6.3 实验7 65岁以上老人面孔表情和性别识别的交互作用研究第94-98页
    6.3.1 实验目的第94页
    6.3.2 实验方法和程序第94页
      6.3.2.1 被试第94页
      6.3.2.2 实验材料第94页
    6.3.3 实验程序及设计第94页
    6.3.4 实验结果第94-96页
    6.3.5 讨论第96-98页
第七章 综合讨论第98-104页
  7.1 综合讨论第98-102页
    7.1.1 更为全面的证实了面孔表情和性别信息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第98-99页
    7.1.2 信息强度影响面孔表情和性别交互作用加工第99-100页
    7.1.3 表情类型会影响面孔表情和性别的交互作用加工第100-101页
    7.1.4 年龄影响面孔表情和面孔性别交互作用加工第101-102页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第102-104页
第八章 结论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20页
附录一第120-121页
附录二第121-12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23-124页
后记第124-125页

本篇论文共125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面孔表情和面孔性别信息交互作用加
中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系解读—
冲突注视线索的注意选择追随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特点研究
场景知觉中客体的属性及语义关系对
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策略研
效价、唤醒度与动机维度对复杂情绪
跨境人民币业务和人民币离岸市场发
学衡派伦理思想研究
金融抑制下的湖北省农村金融发展研
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
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机制研究——兼论
道德与幸福同一性的精神哲学形态
刘宗周“慎独”哲学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及风险控制研
荀子“群居和一”的政治哲学研究
中国黄金ETF市场对黄金现货市场影响
“先知”与“圣人”:古代犹太教与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基于
《老子》阴阳五行思想研究
森海园林公司私募股权融资研究
IOL Tib J 750藏文写卷研究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欧阳修遗迹研究
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发行现状及风险研
青岛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体系
投资中国证券市场的过去、现在及未
1926-1941年美国在华武力护侨政策研
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
理想与现实之间——胡适自由理念及
转型经济条件下国债回购套利投资策
民国时期太湖流域水系治理研究
Nelson-Siegel模型在国债定价和绩效
晚清新疆吐鲁番社会史研究——以地
中国跨境上市企业的溢出效应研究
融资融券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研究——
从华夷之辨到大一统——清代史论研
我国IPO承销费率与投资银行竞争力的
基于满意度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
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的业绩研究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
我国基金业治理模式研究及政策建议
陶冷月研究
证券业洗钱风险和反洗钱监管研究
论中国画家性格与绘画风格的关系
次债危机后我国场内衍生品市场的监
A股市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与定价效率
新时期以来小说改编电影的叙事困境
盈利变化对AH股溢价影响的研究
《红楼梦》乐善斋版本的翻译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汽车保险理赔风
中国学生韩语格助词习得与偏误研究
平安产险吉林分公司预算管理优化研
自主学习在尼日利亚大学的法语教学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长春分公
网络多媒体形态下大学英语词汇教与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流程再造研究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视角的EFL学术能力
美国失业保险制度研究
顺应论视角下英语反事实虚拟语气使
哈尔滨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
肌理论:邵洵美的翻译诗学研究
依安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英语政治演讲语篇中自问自答结构的
慢性乙肝患者的医疗困境与医疗保险
英语时间主语小句形成机制与语篇功
基于施工风险评估的桥梁工程保险费
现代汉语动宾结构相关问题研究
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研
汉英典型复标比喻结构研究
黑龙江省农业保险发展研究
城乡医疗保险政策一体化研究
“汉越词”里的双音节动词研究
广州市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之研
吉林省新农合医疗大病补充保险合作
鑫安汽车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研究
广州市统筹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研
中国城镇养老金制度的特征及其形成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提升的路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研究——
模糊性下的保险市场研究
汉泰语称谓词比较研究——以巴金《
中韓汽車保險市场比較研究
汉语和越南语拟声词对比研究
成长期家庭理财规划的研究——从商
汉语和越南语“反驳”言语行为研究
我国房地产信贷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
黑龙江省M市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
汉越语四字格成语的对比研究
SX银行个人贷款业务流程优化研究
中国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个人贷款业
变革与新生:中国现代散文发生期研
中小企业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邮储银行沈阳市分行华晨集团贷款项
新世纪西部长篇小说研究
论我国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服务的
叙事交流视阈下的莫言小说研究
基于福地路桥公司贷款的吉林银行信
中国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个人助业贷
中国现代经典小说作家与《红楼梦》
基于商业银行信贷渠道视角的中国存
晚清文人戏曲研究
我国财务报表列报改革研究——基于
明清传奇对《牡丹亭》的接受
长春市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研究
中汇税务专业服务机构的发展战略研
走向“感化”:晚明传奇的兴盛历程
以交易为目的的资产评估结果合理性
叙述与确认:民国时期新诗选本研究
HYST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研究
国语语音与现代白话新诗音韵研究
项目工程施工中的成本控制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的建筑业上市公司收益
“十七年”新诗选本与“人民诗歌”
电子商务环境下家电行业资产结构与
杜诗批点研究
忠良公司原酒基地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中国古代饮酒诗研究——以陶渊明、
EZ公司发动机缸体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大庆钻探试油测试公司试油成本管理
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
一汽汽车金融有限公司财务风险控制
胡适文学思想的现代性
GLM农业机械有限公司采购成本控制存
中粮食用酒精销售成本管理体系的优
徐志摩论
永城大厦工程结构项目成本控制方案
明初文化与文学演进研究
万科蓝山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
东北助剂化工公司财务战略管理研究
唐前文学功能观与本源观演变研究
标准成本法在地铁盾构项目的运用
陶宗仪著述考论
借款费用资本化对建筑行业融资能力
风险导向审计在兴安会计师事务所吉
历代文选学及其周边研究
 
面孔表情论文 面孔性别论文 交互作用论文 发展特点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liyux**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