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4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2-14页 |
一、DC细胞培养及ALDH~(high) CSCs的分离 | 第14-35页 |
1.1 对象与方法 | 第14-22页 |
1.1.1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14页 |
1.1.2 主要试剂 | 第14-15页 |
1.1.3 病例来源 | 第15页 |
1.1.4 细胞系构建与培养 | 第15-17页 |
1.1.5 PBMCs磁珠分选 | 第17-19页 |
1.1.6 将CD3-CD19-外周单个核细胞培养成为树突状细胞 | 第19-20页 |
1.1.7 细胞表型分析 | 第20页 |
1.1.8 肿瘤细胞ALDH分选 | 第20-22页 |
1.1.9 肿瘤细胞裂解液的制备 | 第22页 |
1.1.10 肿瘤细胞裂解液冲击DC细胞制备DC疫苗 | 第22页 |
1.1.11 统计学处理 | 第22页 |
1.2 结果 | 第22-32页 |
1.2.1 HNSCC患者外周血中提取单个核细胞 | 第22-26页 |
1.2.2 头颈部鳞癌患者肿瘤细胞中ALDH~(high) 细胞的分析 | 第26-28页 |
1.2.3 HLA在ALDH~(high) 肿瘤干细胞和ALDH~(low)非肿瘤干细胞中的表达 | 第28-30页 |
1.2.4 外周血CD3-/CD19-单个核细胞上分子表面抗原的表达 | 第30-32页 |
1.3 讨论 | 第32-34页 |
1.3.1 ALDH作为肿瘤干细胞的分选标记 | 第32-33页 |
1.3.2 HLA在ALDH表达 | 第33-34页 |
1.4 小结 | 第34-35页 |
二、人头颈部鳞癌ALDH~(high) 肿瘤干细胞负载后的DC能够诱导特异性T细胞抗肿瘤干细胞反应 | 第35-45页 |
2.1 对象与方法 | 第35-39页 |
2.1.1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35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35页 |
2.1.3 体外激活及致敏T细胞 | 第35-36页 |
2.1.4 细胞杀伤能力实验 | 第36-37页 |
2.1.5 细胞因子检测 | 第37-39页 |
2.1.6 统计学处理 | 第39页 |
2.2 结果 | 第39-42页 |
2.2.1 ALDH~(high)-DC致敏后的T细胞对ALDH~(high) CSCs的杀伤能力增强 | 第39-41页 |
2.2.2 ALDH~(high)-DC致敏的T细胞针对ALDH~(high) CSCs分泌IFN-γ增多 | 第41页 |
2.2.3 ALDH~(high)-DC致敏的T细胞针对ALDH~(high) CSCs分泌GM-CSF增多 | 第41-42页 |
2.3 讨论 | 第42-44页 |
2.4 小结 | 第44-45页 |
三、人头颈部鳞癌ALDH~(high) CSCs负载后的DC能够诱导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干细胞体液 | 第45-54页 |
3.1 对象与方法 | 第45-48页 |
3.1.1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45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45页 |
3.1.3 体外激活致敏CD19+B细胞 | 第45页 |
3.1.4 抗体生成量检测 | 第45-46页 |
3.1.5 细胞抗体IgG检测 | 第46-47页 |
3.1.6 细胞抗体IgM检测 | 第47-48页 |
3.1.7 Bind实验 | 第48页 |
3.2 结果 | 第48-52页 |
3.2.1 ALDH~(high)-DC致敏的B细胞针对ALDH~(high) CSCs分泌Ig M增多 | 第48-49页 |
3.2.2 ALDH~(high)-DC致敏的B细胞针对ALDH~(high) CSCs分泌Ig G增多 | 第49-50页 |
3.2.3 B细胞产生的Ig G具有一定得特异性 | 第50-52页 |
3.3 讨论 | 第52-53页 |
3.4 小结 | 第53-54页 |
全文结论 | 第54-55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6-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
综述 CIK细胞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进展 | 第69-90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79-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个人简历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