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8页 |
第1章 综述 | 第18-36页 |
1.1 染料研究进展 | 第18-26页 |
1.1.1 染料概述 | 第18-20页 |
1.1.2 染料毒性研究概况 | 第20-21页 |
1.1.3 九种“致癌染料”研究进展 | 第21-26页 |
1.2 斑马鱼模式动物研究进展 | 第26-34页 |
1.2.1 斑马鱼模式动物的研究历史 | 第26-28页 |
1.2.2 斑马鱼模式动物的特点和优势 | 第28-31页 |
1.2.3 斑马鱼模式动物在毒性评价和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31-34页 |
1.3 本课题立项依据 | 第34-36页 |
第2章 九种染料的急性毒性评价 | 第36-51页 |
2.1 材料 | 第36页 |
2.1.1 斑马鱼及养鱼用水 | 第36页 |
2.1.2 纺织染料 | 第36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6页 |
2.2 方法 | 第36-37页 |
2.2.1 染料溶液配制 | 第36-37页 |
2.2.2 斑马鱼暴露实验 | 第37页 |
2.2.3 MNLC、LC_(10)和LC_(50)值的确定 | 第37页 |
2.3 结果 | 第37-49页 |
2.3.1 酸性红26的MNLC、LC_(10)和LC_(50) | 第37-38页 |
2.3.2 碱性红9的MNLC、LC_(10)和LC_(50) | 第38-40页 |
2.3.3 碱性紫14的MNLC、LC_(10)和LC_(50) | 第40-41页 |
2.3.4 直接黑38的MNLC、LC_(10)和LC_(50) | 第41-42页 |
2.3.5 直接蓝6的MNLC、LC_(10)和LC_(50) | 第42-43页 |
2.3.6 直接红28的MNLC、LC_(10)和LC_(50) | 第43-45页 |
2.3.7 分散蓝1的MNLC、LC_(10)和LC_(50) | 第45-47页 |
2.3.8 分散橙11的MNLC、LC_(10)和LC_(50) | 第47-48页 |
2.3.9 分散黄3的MNLC、LC_(10)和LC_(50) | 第48-49页 |
2.4 小结 | 第49-51页 |
第3章 三种染料发育毒性以及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1-80页 |
3.1 材料 | 第51-52页 |
3.1.1 斑马鱼及养鱼用水 | 第51页 |
3.1.2 纺织染料 | 第51页 |
3.1.3 主要试剂 | 第51页 |
3.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1-52页 |
3.2 方法 | 第52-55页 |
3.2.1 染料溶液配制 | 第52页 |
3.2.2 斑马鱼暴露实验 | 第52页 |
3.2.3 MNLC、LC_(10)和LC_(50)值的确定 | 第52页 |
3.2.4 发育毒性定性评价 | 第52-53页 |
3.2.5 发育毒性定量评价 | 第53页 |
3.2.6 酸性红26心血管毒性评价 | 第53页 |
3.2.7 酸性红26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3-55页 |
3.3 结果 | 第55-76页 |
3.3.1 碱性紫14的发育毒性 | 第55-59页 |
3.3.2 直接红28的发育毒性 | 第59-64页 |
3.3.3 酸性红26的发育毒性 | 第64-69页 |
3.3.4 酸性红26的心血管毒性 | 第69-73页 |
3.3.5 酸性红26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73-76页 |
3.4 讨论 | 第76-78页 |
3.5 小结 | 第78-80页 |
第4章 碱性紫14肝毒性及其分子机制 | 第80-106页 |
4.1 材料 | 第80-81页 |
4.1.1 斑马鱼及养鱼用水 | 第80页 |
4.1.2 纺织染料 | 第80页 |
4.1.3 主要试剂 | 第80-81页 |
4.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81页 |
4.2 方法 | 第81-86页 |
4.2.1 染料溶液配制 | 第81页 |
4.2.2 斑马鱼暴露实验 | 第81页 |
4.2.3 碱性紫14的MNLC、LC_(10)和LC_(50)值的确定 | 第81页 |
4.2.4 碱性紫14肝毒性评价 | 第81-82页 |
4.2.5 碱性紫14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2-83页 |
4.2.6 斑马鱼体内活性氧(ROS)检测 | 第83-84页 |
4.2.7 斑马鱼体内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检测 | 第84页 |
4.2.8 彗星电泳实验 | 第84页 |
4.2.9 Caspase-9及Caspase-3/7活性检测 | 第84-85页 |
4.2.10 碱性紫14对Hep 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第85-86页 |
4.3 结果 | 第86-100页 |
4.3.1 碱性紫14肝毒性 | 第86-89页 |
4.3.2 碱性紫14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9-93页 |
4.3.3 碱性紫14对斑马鱼体内ROS产生的影响 | 第93-94页 |
4.3.4 碱性紫14对斑马鱼体内还原性GSH的影响 | 第94-95页 |
4.3.5 碱性紫14诱导DNA双链断裂 | 第95-96页 |
4.3.6 碱性紫14激活Caspase-9及Caspase-3/7 | 第96-98页 |
4.3.7 碱性紫14导致线粒体膜电位下降 | 第98-100页 |
4.4 讨论 | 第100-104页 |
4.5 小结 | 第104-106页 |
总结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21页 |
缩略词一览表 | 第121-123页 |
发表的论文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