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47页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5-2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18页 |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8-20页 |
1.2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第20-29页 |
1.2.1 气候变化对农业系统的影响 | 第20-23页 |
1.2.2 气候变化对土壤有关特性的影响 | 第23-25页 |
1.2.3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理、生长的影响 | 第25-27页 |
1.2.4 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影响的主要方法 | 第27-29页 |
1.3 气候改变对作物矿质元素胁迫及富集动态的影响研究进展 | 第29-36页 |
1.3.1 矿质胁迫研究进展 | 第29-31页 |
1.3.2 气候变化对作物矿质元素胁迫及动态富集的影响研究进展 | 第31-36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36-3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36-3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37页 |
1.4.3 研究目标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7页 |
第二章 试验区选择及其气候变化特征 | 第47-56页 |
2.1 试验区选择 | 第47-50页 |
2.2 试验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 第50-5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
第三章 试验基地、设施、材料及方法 | 第56-64页 |
3.1 试验基地概况 | 第56页 |
3.2 人工智能气候室概况 | 第56-58页 |
3.3 材料与方法 | 第58-63页 |
3.3.1 试验材料及试剂 | 第58-59页 |
3.3.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59-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第四章 气温与CO_2浓度联合升高对矿质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64-78页 |
4.1 对小麦幼苗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64-65页 |
4.2 对小麦幼苗株高的影响 | 第65-66页 |
4.3 对小麦幼苗根长的影响 | 第66-67页 |
4.4 对小麦幼苗叶鲜重的影响 | 第67-68页 |
4.5 对小麦幼苗根鲜重的影响 | 第68-69页 |
4.6 对小麦幼苗根冠比的影响 | 第69-70页 |
4.7 讨论 | 第70-75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第五章 气温与CO_2浓度联合升高对小麦幼苗矿质元素胁迫及富集动态的影响 | 第78-160页 |
5.1 气温与CO_2浓度联合升高对Cd胁迫下小麦幼苗矿质元素动态富集与分布的影响 | 第78-108页 |
5.1.1 对小麦幼苗Cd动态富集与分布的影响 | 第78-81页 |
5.1.2 对小麦幼苗Zn动态富集与分布的影响 | 第81-85页 |
5.1.3 对小麦幼苗Cu动态富集与分布的影响 | 第85-88页 |
5.1.4 对小麦幼苗Fe动态富集与分布的影响 | 第88-91页 |
5.1.5 对小麦幼苗Mn动态富集与分布的影响 | 第91-94页 |
5.1.6 对小麦幼苗K动态富集与分布的影响 | 第94-97页 |
5.1.7 对小麦幼苗Ca动态富集与分布的影响 | 第97-100页 |
5.1.8 对小麦幼苗Mg动态富集与分布的影响 | 第100-103页 |
5.1.9 讨论 | 第103-108页 |
5.2 气温与CO_2浓度联合升高对Zn胁迫下小麦幼苗矿质元素动态富集与分布的影响 | 第108-132页 |
5.2.1 对小麦幼苗Zn动态富集与分布的影响 | 第108-111页 |
5.2.2 对小麦幼苗Cu动态富集与分布的影响 | 第111-114页 |
5.2.3 对小麦幼苗Fe动态富集与分布的影响 | 第114-117页 |
5.2.4 对小麦幼苗Mn动态富集与分布的影响 | 第117-120页 |
5.2.5 对小麦幼苗K动态富集与分布的影响 | 第120-123页 |
5.2.6 对小麦幼苗Ca动态积累与分布的影响 | 第123-126页 |
5.2.7 对小麦幼苗Mg动态富集与分布的影响 | 第126-129页 |
5.2.8 讨论 | 第129-132页 |
5.3 气温与CO_2浓度联合升高对Cd、Zn复合胁迫下小麦幼苗矿质元素动态富集与分布的影响 | 第132-155页 |
5.3.1 对小麦幼苗Cd动态富集与分布的影响 | 第132-134页 |
5.3.2 对小麦幼苗Zn动态富集与分布的影响 | 第134-136页 |
5.3.3 对小麦幼苗Cu动态富集与分布的影响 | 第136-137页 |
5.3.4 对小麦幼苗Fe动态富集与分布的影响 | 第137-139页 |
5.3.5 对小麦幼苗Mn动态富集与分布的影响 | 第139-140页 |
5.3.6 对小麦幼苗Ca动态富集与分布的影响 | 第140-142页 |
5.3.7 对小麦幼苗K动态富集与分布的影响 | 第142-143页 |
5.3.8 对小麦幼苗Mg动态富集与分布的影响 | 第143-145页 |
5.3.9 不同Cd、Zn胁迫下,各元素富集系数及迁移系数比较分析 | 第145-152页 |
5.3.10 讨论 | 第152-1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55-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6-160页 |
第六章 气温与CO_2浓度联合升高对马铃薯矿质元素动态富集、分布和迁移的影响 | 第160-183页 |
6.1 对供试土壤农化特征及矿质元素含量影响 | 第160-165页 |
6.1.1 播种前土壤农化分析 | 第160页 |
6.1.2 收获后土壤农化分析 | 第160-161页 |
6.1.3 播种前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分析 | 第161-162页 |
6.1.4 收获后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分析 | 第162-164页 |
6.1.5 讨论 | 第164-165页 |
6.2 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影响 | 第165-168页 |
6.2.1 对马铃薯生理生长的影响 | 第165-166页 |
6.2.2 对马铃薯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影响 | 第166-167页 |
6.2.3 讨论 | 第167-168页 |
6.3 对马铃薯生矿质元素富集、利用和迁移的影响 | 第168-179页 |
6.3.1 对马铃薯整株富集系数的影响 | 第168-169页 |
6.3.2 对马铃薯各组织部分矿质元素富集的影响 | 第169-174页 |
6.3.3 对马铃薯各组织部分矿质元素分布比例的影响 | 第174-175页 |
6.3.4 对马铃薯矿质元素自根部向各组织迁移的影响 | 第175-177页 |
6.3.5 讨论 | 第177-17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79-180页 |
参考文献 | 第180-18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83-186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183-184页 |
7.2 特色及创新点 | 第184-185页 |
7.3 不足与展望 | 第185-18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86-187页 |
致谢 | 第1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