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4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13-21页 |
1.1.1 研究背景介绍 | 第13-16页 |
1.1.2 发动机节能减排的法规与政策导向 | 第16-18页 |
1.1.3 内燃机节能减排的新途径 | 第18-21页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1.2.1 瞬变工况定义与分类 | 第21-22页 |
1.2.2 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1.2.3 主要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4-30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7-30页 |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30-31页 |
1.5 课题来源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2章 车用发动机稳态工况热功转换过程影响因素 | 第34-62页 |
2.1 发动机热功转换过程影响因素 | 第34-38页 |
2.1.1 发动机热功转换过程分解 | 第34-37页 |
2.1.2 燃烧放热规律对热功转换过程的影响 | 第37-38页 |
2.2 车用发动机稳态工况下关键参数扫描试验 | 第38-39页 |
2.3 各种关键参数对发动机热功转换过程的影响 | 第39-60页 |
2.3.1 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热功转换过程的影响 | 第39-47页 |
2.3.2 过量空气系数对发动机热功转换过程的影响 | 第47-51页 |
2.3.3 负荷对发动机热功转换过程的影响 | 第51-55页 |
2.3.4 EGR 对发动机热功转换过程的影响 | 第55-60页 |
2.4 研究结果对发动机性能正向开发的指导意义 | 第6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3章 一维气体非定常流动数值解法的理论基础 | 第62-95页 |
3.1 引言 | 第62-63页 |
3.2 一维非定常、非等熵流方程 | 第63-66页 |
3.3 一维非定常、非等熵流方程的求解方法 | 第66-91页 |
3.3.1 特征线法 | 第66-79页 |
3.3.2 有限差分法 | 第79-91页 |
3.4 各种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 第91-9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第4章 车用发动机瞬变工况运行与性能参数的连续检测方法及其实机应用 | 第95-121页 |
4.1 发动机瞬变工况特征介绍 | 第95-98页 |
4.2 发动机瞬变工况运行与性能参数的连续检测方法及其实现 | 第98-116页 |
4.2.1 检测方法介绍 | 第98-106页 |
4.2.2 检测方法的数值计算模型 | 第106-113页 |
4.2.3 检测方法的精度验证 | 第113-116页 |
4.3 检测方法的实机应用 | 第116-120页 |
4.3.1 发动机搭载整车后瞬变工况测试 | 第116-119页 |
4.3.2 实测信号与数值模拟耦合计算 | 第119-12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第5章 车用发动机瞬变工况运行与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 第121-171页 |
5.1 瞬变工况车用发动机关键参数的变化规律 | 第121-128页 |
5.2 瞬变工况各种参数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 | 第128-138页 |
5.2.1 各种参数的内在联系 | 第128-133页 |
5.2.2 热功转换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133-137页 |
5.2.3 瞬变工况下发动机关键参数的 MAP 及分析 | 第137-138页 |
5.3 瞬变工况下 RGF 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 第138-146页 |
5.3.1 瞬变工况下 RGF 的变化规律 | 第138-140页 |
5.3.2 瞬变工况下 RGF 的影响因素 | 第140-144页 |
5.3.3 瞬变工况下 RGF 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第144-146页 |
5.4 瞬变工况下各缸差异性研究 | 第146-165页 |
5.4.1 瞬变工况下各缸进气差异性 | 第146-151页 |
5.4.2 瞬变工况下各缸 RGF 差异性 | 第151-153页 |
5.4.3 瞬变工况下各缸过量空气系数的差异性 | 第153-154页 |
5.4.4 瞬变工况下各缸 IMEP 的差异性 | 第154-157页 |
5.4.5 瞬变工况下各缸 PMEP 的差异性 | 第157-159页 |
5.4.6 瞬变工况下各缸热效率的差异性 | 第159-165页 |
5.5 车用发动机瞬变工况循环变动分析 | 第165-169页 |
5.5.1 瞬变工况循环变动评价标准的提出 | 第165-166页 |
5.5.2 瞬变工况发动机各参数的循环变动 | 第166-16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69-171页 |
第6章 车用发动机瞬变工况下缸内过程和燃烧放热规律分析 | 第171-188页 |
6.1 中等转速和负荷区域循环过程分析 | 第171-175页 |
6.1.1 循环过程分析 | 第171-174页 |
6.1.2 燃烧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 | 第174-175页 |
6.2 中速低负荷区域循环过程分析 | 第175-180页 |
6.2.1 循环过程分析 | 第175-178页 |
6.2.2 燃烧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 | 第178-180页 |
6.3 急减速工况区域循环过程分析 | 第180-183页 |
6.3.1 循环过程分析 | 第180-182页 |
6.3.2 燃烧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 | 第182-183页 |
6.4 高速高负荷区域循环过程分析 | 第183-186页 |
6.4.1 循环过程分析 | 第183-185页 |
6.4.2 燃烧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 | 第185-18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86-188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188-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206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206-210页 |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课题 | 第210-211页 |
致谢 | 第211-2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