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缩略语简表(Abbreviations)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石蒜科Montanine型生物碱合成研究进展 | 第13-26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Montanine型生物碱的结构与活性 | 第13-14页 |
1.3 石蒜科Montanine型生物碱合成研究进展 | 第14-26页 |
1.3.1 通过八氢吲哚类型骨架(Ⅰ)合成Montanine型生物碱 | 第15-21页 |
1.3.2 通过吗吩烷啶型骨架合成Montanine型生物碱 | 第21-23页 |
1.3.3 通过四氢异喹啉型骨架合成Montanine型生物碱 | 第23-24页 |
1.3.4 通过1,5-亚甲基苯并吖庚因骨架合成Montanine型生物碱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基于生源启发的石蒜科Montanine型生物碱反合成分析 | 第26-32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石蒜科生物碱生源途径 | 第26-29页 |
2.3 生源启发的石蒜科Montanine型生物碱反合成分析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基于生源启发的Montanine型生物碱合成路径(一)的消旋合成尝试 | 第32-43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基于生源启发的Montanine型生物碱合成路径(一)的反合成分析 | 第32-33页 |
3.3 基于生源启发的Montanine型生物碱合成路径(一)的消旋合成尝试 | 第33-39页 |
3.3.1 消旋合成子B合成 | 第33-35页 |
3.3.2 基于生源启发的Montanine型生物碱合成路径(一)的消旋合成尝试 | 第35-39页 |
3.4 实验部分 | 第39-43页 |
第四章 基于生源启发的Montanine型生物碱合成路径(二)的不对称合成研究 | 第43-136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基于生源启发的Montanine型生物碱合成路径(二)的反合成分析 | 第43-44页 |
4.3 合成子B的不对称合成研究 | 第44-85页 |
4.3.1 双芳基次甲基手性中心构筑研究进展 | 第45-52页 |
4.3.1.1 通过计量手性配体使用的共轭加成反应 | 第45-46页 |
4.3.1.2 基于过渡金属催化的对映选择性氢化反应 | 第46-47页 |
4.3.1.3 基于过渡金属催化的对映选择性Michael加成反应 | 第47-50页 |
4.3.1.4 基于有机催化的Friedel-Crafts型共轭加成 | 第50-51页 |
4.3.1.5 基于氮杂Diels-Alder反应 | 第51-52页 |
4.3.2 基于有机催化的合成子B不对称合成研究 | 第52-60页 |
4.3.2.1 富电子酚对β-芳基硝基乙烯的Friedel-Crafts型共轭应研究 | 第52-58页 |
4.3.2.2 基于有机催化的合成子B的不对称合成 | 第58-60页 |
4.3.3 基于过渡金属催化的合成子B不对称合成研究 | 第60-61页 |
4.3.4 实验部分 | 第61-85页 |
4.4 串联的去芳构化/氮杂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 | 第85-107页 |
4.4.1 引言 | 第85页 |
4.4.2 邻甲氧基苯酚参与的串联氧化去芳构化/Diels-Alder反应 | 第85-88页 |
4.4.3 邻苯醌乙酸酯的氧杂/氮杂Michael加成/芳构化反应 | 第88-90页 |
4.4.4 去芳构化/氮杂Michael加成反应在石蒜科生物碱合成中的应用 | 第90-92页 |
4.4.5 串联的氧化去芳构化/氮杂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 | 第92-95页 |
4.4.5.1 邻甲氧基苯酚参与的串联氧化去芳构化/氮杂Michael加成反应条件筛选 | 第92-93页 |
4.4.5.2 串联氧化去芳构化/氮杂Michael加成反应底物拓展 | 第93-95页 |
4.4.6 实验部分 | 第95-107页 |
4.5 Montanine型生物碱发散性合成研究 | 第107-136页 |
4.5.1 官能化5,11-亚甲基吗吩烷啶骨架制备 | 第107-109页 |
4.5.2 化合物4-8的非对映选择性羰基还原 | 第109-111页 |
4.5.3 Montanine型生物碱发散性合成 | 第111-114页 |
4.5.4 基于非对映选择性动力学拆分的Montanine型生物碱发散性合成 | 第114-116页 |
4.5.5 小结 | 第116-118页 |
4.5.6 实验部分 | 第118-136页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136-137页 |
致谢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