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引言 | 第12-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8页 |
· 微生物浸铜技术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 黄铜矿共伴生脉石矿物微生物浸出研究 | 第15-17页 |
· 黄铜矿共伴生脉石矿物 | 第15-16页 |
· 共伴生脉石矿物微生物浸出研究 | 第16-17页 |
· 微生物在浸矿中的作用 | 第17-23页 |
· 浸矿微生物的种类及特性 | 第17-18页 |
· 影响微生物浸出的因素 | 第18-21页 |
· 微生物浸矿的基本原理 | 第21-22页 |
· 混合浸矿菌种的作用机制 | 第22-23页 |
· 阴阳离子对浸矿微生物的影响 | 第23-26页 |
· 阴离子对浸矿微生物的影响 | 第23-24页 |
· 阳离子对浸矿微生物的影响 | 第24-26页 |
· 阴阳离子对浸矿微生物蛋白酶稳定性的影响 | 第26页 |
· 小结 | 第26-28页 |
3 研究内容和试验方法 | 第28-36页 |
·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28-29页 |
· 研究内容 | 第28页 |
· 研究目标 | 第28-29页 |
· 技术路线图 | 第29-30页 |
· 试验材料 | 第30-32页 |
· 矿样 | 第30页 |
· 试验菌种及培养基 | 第30-31页 |
· 试验设备和仪器 | 第31页 |
· 试验药剂 | 第31-32页 |
· 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 不同离子对9K培养基体系细菌氧化活性的影响试验 | 第32-33页 |
· 不同离子对黄铜矿浸出体系的影响试验 | 第33页 |
· 评价指标及检测方法 | 第33-36页 |
· 评价指标 | 第33页 |
· 检测方法 | 第33-36页 |
4 不同离子胁迫对9K培养基体系At.f菌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 | 第36-64页 |
· 单一阳离子对9K培养基体系菌种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36-45页 |
· 钾离子 | 第36-38页 |
· 镁离子 | 第38-40页 |
· 钙离子 | 第40-41页 |
· 铝离子 | 第41-43页 |
· 单一阳离子对At.f菌氧化活性的影响比较 | 第43-45页 |
· 硅+阳离子对9K培养体系中菌种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45-53页 |
· 硅+钾离子 | 第45-47页 |
· 硅+镁离子 | 第47-48页 |
· 硅+钙离子 | 第48-50页 |
· 硅+铝离子 | 第50-52页 |
· 硅+阳离子对At.f菌氧化活性的影响比较 | 第52-53页 |
· 组合脉石矿物溶出离子对菌种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53-63页 |
· 石英-绢云母溶出离子 | 第53-55页 |
· 石英-白云石溶出离子 | 第55-57页 |
· 石英-萤石溶出离子 | 第57-58页 |
· 石英-磷灰石溶出离子 | 第58-60页 |
· 石英-方解石溶出离子 | 第60-62页 |
· 组合脉石矿物溶出离子对At.f菌氧化活性的影响比较 | 第62-63页 |
· 小结 | 第63-64页 |
5 单一阳离子对微生物浸出黄铜矿的影响和机理 | 第64-98页 |
· 单一阳离子对At.f菌浸出黄铜矿的影响 | 第64-75页 |
· 钾离子对At.f菌浸出黄铜矿的影响 | 第64-66页 |
· 镁离子对At.f菌浸出黄铜矿的影响 | 第66-68页 |
· 钙离子对At.f菌浸出黄铜矿的影响 | 第68-70页 |
· 铝离子对At.f菌浸出黄铜矿的影响 | 第70-73页 |
· 单一阳离子对At.f菌浸铜的影响比较 | 第73-75页 |
· 单一阳离子对黄铜矿微生物浸出的影响机理 | 第75-96页 |
· 浸渣XRD分析 | 第76-78页 |
· 浸渣SEM-EDS分析 | 第78-82页 |
· 浸渣AFM分析 | 第82-89页 |
· 浸渣FTIR分析 | 第89-94页 |
· Zeta电位分析 | 第94-96页 |
· 小结 | 第96-98页 |
6 硅+阳离子对微生物浸出黄铜矿的影响和机理 | 第98-114页 |
· 硅+阳离子对At.f菌浸出黄铜矿的影响 | 第98-105页 |
· 硅+钾离子对At.f菌浸出黄铜矿的影响 | 第98-100页 |
· 硅+镁离子对At.f菌浸出黄铜矿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 硅+钙离子对At.f菌浸出黄铜矿的影响 | 第101-103页 |
· 硅+铝离子对At.f菌浸出黄铜矿的影响 | 第103-105页 |
· 硅+阳离子对At.f菌浸铜的影响比较 | 第105页 |
· 硅+阳离子对微生物浸出黄铜矿的影响机理 | 第105-112页 |
· 浸渣XRD分析 | 第105-106页 |
· 浸渣SEM-EDS分析 | 第106-110页 |
· 浸渣FTIR分析 | 第110-111页 |
· Zeta电位分析 | 第111-112页 |
· 小结 | 第112-114页 |
7 组合脉石矿物溶出离子对微生物浸出黄铜矿的影响和机理 | 第114-136页 |
· 组合脉石矿物溶出离子对At.f菌浸出黄铜矿的影响 | 第114-123页 |
· 石英-绢云母组合溶出离子对At.f菌浸出黄铜矿的影响 | 第114-116页 |
· 石英-白云石组合溶出离子对At.f菌浸出黄铜矿的影响 | 第116-117页 |
· 石英-萤石组合溶出离子对At.f菌浸出黄铜矿的影响 | 第117-119页 |
· 石英-磷灰石组合溶出离子对At.f菌浸出黄铜矿的影响 | 第119-121页 |
· 石英-方解石组合溶出离子对At.f菌浸出黄铜矿的影响 | 第121-123页 |
· 组合脉石矿物溶出离子对At.f菌浸铜的影响比较 | 第123页 |
· 组合脉石矿物溶出离子对微生物浸出黄铜矿的影响机理 | 第123-134页 |
· 浸渣XRD分析 | 第124-125页 |
· 浸渣SEM-EDS分析 | 第125-131页 |
· 浸渣FTIR分析 | 第131-134页 |
· Zeta电位分析 | 第134页 |
· 小结 | 第134-136页 |
8 结论 | 第136-138页 |
· 主要结论 | 第136-137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37-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6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第146-152页 |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