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31页 |
1.1 C-反应蛋白简介 | 第9-14页 |
1.1.1 基本结构 | 第9-11页 |
1.1.2 配体及受体 | 第11页 |
1.1.3 表达调控 | 第11-12页 |
1.1.4 异构体类型 | 第12-14页 |
1.2 CRP与炎症 | 第14-16页 |
1.2.1 CRP的促炎作用 | 第14-15页 |
1.2.2 CRP的抗炎作用 | 第15-16页 |
1.2.3 CRP制备对其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 第16页 |
1.3 CRP与心血管疾病 | 第16-27页 |
1.3.1 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研究 | 第17-19页 |
1.3.2 CRP参与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 | 第19-27页 |
1.4 CRP在动物模型中的研究 | 第27-28页 |
1.5 解决领域内争议的新思路 | 第28-30页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30-31页 |
第二章 材料及方法 | 第31-5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2.1.1 蛋白 | 第31页 |
2.1.2 细胞及动物 | 第31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31页 |
2.1.4 主要仪器 | 第31页 |
2.2 蛋白部分实验方法 | 第31-45页 |
2.2.1 CRP蛋白的纯化 | 第31-34页 |
2.2.2 CRP蛋白的标记 | 第34页 |
2.2.3 mCRP的制备和纯化 | 第34-36页 |
2.2.4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 第36-37页 |
2.2.5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及凝胶染色 | 第37-40页 |
2.2.6 分子筛(SEC) | 第40页 |
2.2.7 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 Blotting,WB) | 第40-42页 |
2.2.8 免疫共沉淀(IP) | 第42页 |
2.2.9 蛋白质荧光检测 | 第42-43页 |
2.2.10 酶联免疫吸附(ELISA) | 第43-45页 |
2.3 细胞部分实验方法 | 第45-49页 |
2.3.1 细胞培养 | 第45-46页 |
2.3.2 细胞冻存 | 第46-47页 |
2.3.3 流式细胞术(FCM) | 第47页 |
2.3.4 细胞粘附 | 第47-49页 |
2.4 动物部分实验方法 | 第49-52页 |
2.4.1 兔颈总动脉及胸主动脉血管的离体及培养 | 第49-50页 |
2.4.2 小鼠腹腔积液的收集及检测 | 第50页 |
2.4.3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诱导和收集 | 第50-52页 |
第三章 CRP的体外及胞内变构 | 第52-82页 |
3.1 C-反应蛋白五聚体的体外变构 | 第52-59页 |
3.1.1 研究背景 | 第52页 |
3.1.2 低pH条件诱导CRP构象转变 | 第52-56页 |
3.1.3 CRP构象改变造成蛋白抗原性的变化 | 第56-57页 |
3.1.4 适度酸度条件下自由基诱导的CRP构象转变 | 第57-59页 |
3.2 C-反应蛋白五聚体的胞内变构 | 第59-82页 |
3.2.1 研究背景 | 第59-60页 |
3.2.2 WB检测CRP与细胞的结合 | 第60-70页 |
3.2.3 C-反应蛋白与单核细胞的结合和内化 | 第70-82页 |
第四章 单体CRP(mCRP)的配体结合能力及其生物活性 | 第82-96页 |
4.1 CRP通过单体形式与纤粘连蛋白(FN)结合 | 第82-93页 |
4.1.1 研究背景 | 第82-84页 |
4.1.2 mCRP是CRP与FN结合的主要异构体形式 | 第84-87页 |
4.1.3 mCRP与FN的结合位点的确定 | 第87-91页 |
4.1.4 mCRP与FN的液相结合 | 第91-92页 |
4.1.5 mCRP与FN结合的细胞效应 | 第92-93页 |
4.2 mCRP对兔离体血管及小鼠腹腔细胞的激活作用 | 第93-96页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第96-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1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2-113页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