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7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 寻北系统与寻北技术发展现状 | 第16-29页 |
· 国内外惯性寻北系统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激光陀螺寻北系统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7-29页 |
· 激光陀螺寻北系统的寻北精度与快速性的关键影响因素 | 第29-31页 |
· 激光陀螺随机误差 | 第29-30页 |
· 旋转调制方案 | 第30页 |
· 系统参数误差 | 第30-31页 |
· 典型环境 | 第31页 |
·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31-33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组织结构和主要贡献 | 第33-37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33-35页 |
· 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 第35-37页 |
第二章 陀螺随机误差对恒速偏频激光陀螺寻北系统的影响机理分析 | 第37-67页 |
· 激光陀螺基本工作原理 | 第37-39页 |
· 抖动偏频激光陀螺 | 第38页 |
· 恒速偏频激光陀螺 | 第38-39页 |
· 恒速偏频激光陀螺寻北系统原理与原理样机组成 | 第39-42页 |
· 单轴速率转台主要性能参数 | 第40页 |
· 寻北系统中坐标系关系 | 第40-42页 |
· 激光陀螺角随机游走误差系数辨识 | 第42-52页 |
· 整周期采样法估计激光陀螺角随机游走误差系数 | 第42-45页 |
· 整周期采样法存在的缺陷 | 第45-46页 |
· 基于快速正交搜索算法的激光陀螺角随机游走误差系数估计 | 第46-52页 |
· 恒速偏频激光陀螺寻北系统等效东向陀螺剩余误差精度分析 | 第52-59页 |
· 寻北系统静基座对准Kalman滤波器模型的建立 | 第52-55页 |
· 等效东向陀螺剩余误差评估方法 | 第55-57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7-59页 |
· 基于随机可控制性的陀螺随机噪声误差传播机理分析 | 第59-65页 |
· 随机可控制性定义 | 第60页 |
· 基于随机可控制性的陀螺随机噪声误差传播机理分析 | 第60-62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2-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三章 旋转调制方案对恒速偏频激光陀螺寻北系统的影响机理分析 | 第67-99页 |
· 基于扩张线性测量的静基座快速对准Kalman滤波器模型 | 第67-70页 |
· 基于可观测性矩阵秩的分析方法 | 第68页 |
· 可观测性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68-69页 |
· 基于扩张线性测量的观测模型 | 第69-70页 |
· 恒速偏频激光陀螺寻北系统的可观测度分析 | 第70-86页 |
· 随机可观测性定义 | 第71页 |
· 方位连续旋转式寻北系统的寻北快速性理论分析 | 第71-81页 |
· 恒速偏频激光陀螺寻北系统快速对准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81-86页 |
· 随机可观测性在多位置转停方案对准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 第86-97页 |
· 二位置对准优化 | 第87-93页 |
· 三位置对准优化 | 第93-97页 |
·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第四章 系统参数误差对恒速偏频激光陀螺寻北系统的影响机理与补偿方法 | 第99-113页 |
· 标定参数误差对恒速偏频激光陀螺寻北系统的影响机理 | 第99-104页 |
· 标定参数误差对航向敏感误差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 航向敏感误差的在线补偿方法 | 第102-103页 |
· 实验验证与分析 | 第103-104页 |
· 纬度误差对恒速偏频激光陀螺寻北系统的影响机理 | 第104-110页 |
· 纬度误差对粗对准方位角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 考虑纬度误差的寻北系统静基座对准Kalman滤波器模型 | 第106-108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8-11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0-113页 |
第五章 典型环境对恒速偏频激光陀螺寻北系统的影响机理分析 | 第113-137页 |
· 基座扰动对寻北系统的影响机理 | 第113-121页 |
· 基座扰动对寻北快速性的影响 | 第114-115页 |
· 基于观测噪声自适应滤波的扰动基座快速寻北算法 | 第115-118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18-121页 |
· 冷启动环境对寻北系统的影响机理 | 第121-129页 |
· 冷启动环境下惯性器件的温度特性分析 | 第121-126页 |
· 惯性器件漂移对寻北系统的影响 | 第126-127页 |
· 基于扩张线性测量的观测模型对陀螺温度漂移的抑制 | 第127-129页 |
· 典型应用条件下寻北系统精度与快速性指标的分配 | 第129-134页 |
· 初始对准中寻北精度与快速性指标的分配 | 第129-131页 |
· 二次对准中寻北精度与快速性指标的分配 | 第131-1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4-13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7-141页 |
· 论文总结 | 第137-139页 |
· 研究展望 | 第139-141页 |
致谢 | 第141-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143-159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59-161页 |
附录A采用连续旋转方案时 Φ(t,τ)的解析表达式 | 第161-165页 |
附录B Mathematica软件符号计算和仿真程序 | 第165-169页 |
附录C采用多位置转停方案时 Φ(t,τ)的解析表达式 | 第169-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