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3页 |
· 课题背景 | 第13-16页 |
· 特高压电网发展及大机组接入电网 | 第13-14页 |
· 基于IEC61850网络通信的大型发电机全数字化保护系统 | 第14-15页 |
· 非常规互感器的应用 | 第15-16页 |
· 传统大型发电机差动保护的研究重点及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 发电机差动保护数据同步研究 | 第16页 |
· 发电机差动保护可靠性研究 | 第16-21页 |
· 其它方面研究 | 第21-22页 |
· 多数字源环境下发电机差动保护面临的新问题 | 第22-31页 |
· 多数字源环境 | 第22-23页 |
· 发电机差动保护新问题 | 第23-31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多数字源环境下发电机差动保护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 第33-63页 |
· 多数字源环境下保护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传变和处理 | 第33-44页 |
· 电磁式电流互感器方案 | 第33-38页 |
· Rogowski线圈原理电流互感器方案 | 第38-42页 |
· 光学原理电流互感器方案 | 第42-44页 |
· 多数字源环境下保护数据采集系统的采样同步 | 第44-50页 |
· 多数字源环境下过程总线IEEE1588同步原理 | 第44-46页 |
· IEEE1588同步方法的同步报文传输不对称误差 | 第46-47页 |
· 基于多次握手的改进IEEE1588同步精度算法 | 第47-50页 |
· 多数字源环境下保护数据的传输性能 | 第50-60页 |
· 多数字源环境下报文的传输时延分析 | 第50-51页 |
· 计算传输时延上界的网络演算基本理论 | 第51-56页 |
· 基于网络演算理论计算保护采样数据传输时延上界 | 第56-60页 |
· 小结 | 第60-63页 |
第三章 多数字源环境下传统发电机差动保护算法的适应性分析 | 第63-79页 |
· 多数字源环境下的发电机差动保护适应性的分析思路 | 第63-64页 |
· 电流互感器信号传变处理对基波相量幅值相位误差影响 | 第64-69页 |
· 电磁式电流互感器饱和误差 | 第64-66页 |
· 低通滤波器的误差分析 | 第66-67页 |
· 非常规互感器的误差分析 | 第67-69页 |
· 采样同步误差时差动保护两侧的相位差 | 第69页 |
· 采样数据缺失对基波相量幅值相位影响 | 第69-72页 |
· 传输超时的采样数据随机时基波相量幅值相位计算误差 | 第70-71页 |
· 传输超时的采样数据连续时基波相量幅值相位计算误差 | 第71-72页 |
· 多数字源环境下传统发电机差动保护算法的适应性 | 第72-77页 |
· 多数字源环境下发电机比率制动差动保护的适应性 | 第72-75页 |
· 多数字源环境下发电机标积制动差动保护的适应性 | 第75-77页 |
· 多数字源环境下保护应对误差问题的解决思路 | 第77-78页 |
· 小结 | 第78-79页 |
第四章 基于暂态拟合制动特性的发电机差动保护新算法 | 第79-89页 |
· 发电机差动保护CT饱和时保护工作点随时间运动特性 | 第79-82页 |
· 暂态拟合制动特性差动保护算法 | 第82-86页 |
· 算法原理 | 第82-83页 |
· 制动曲线斜率K参数的确定 | 第83-86页 |
· 基于暂态拟合制动特性差动保护算法性能分析 | 第86-87页 |
· 小结 | 第87-89页 |
第五章 基于改进最长公共子串算法的发电机差动保护动态制动特性新算法 | 第89-99页 |
· CT饱和情况下差动保护工作点运动特性 | 第89-90页 |
· 差动保护两侧电流相似度特征分析 | 第90-93页 |
· 序列相似度最长公共子串计算方法 | 第90-91页 |
· 差动保护两侧电流相似度的改进最长公共子串计算方法 | 第91-92页 |
· 不同情况下差动保护两侧电流相似度特征分析 | 第92-93页 |
· 新型动态制动特性差动保护算法 | 第93-98页 |
· 动具有态制动特性抗CT饱和差动保护算法 | 第93-95页 |
· 新型差动保护算法的抗同步误差性能 | 第95-96页 |
· 新型差动保护算法的实现流程图 | 第96-97页 |
· 具有动态制动特性差动保护算法性能分析 | 第97-98页 |
· 小结 | 第98-99页 |
第六章 多数字源环境下发电机差动保护采样数据与保护接口算法 | 第99-113页 |
· 采样数据与保护算法接口的关键问题 | 第99页 |
· 基于插值和时标变换的保护数据重采样算法 | 第99-107页 |
· 插值和时标变换重采样算法基本思想 | 第100页 |
· 重采样算法的频率测量 | 第100页 |
· 重采样插值时标确定和时标变换 | 第100-102页 |
· 基于三次样条的插值实现 | 第102-103页 |
· 插值时标修正 | 第103-104页 |
· 重采样算法性能数值仿真分析 | 第104-107页 |
· 基于最小二乘算法的信号处理滤波器设计 | 第107-112页 |
· 滤波器设计方法 | 第107-109页 |
· 滤波器设计算例 | 第109-112页 |
· 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七章 多数字源环境下差动保护新算法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113-131页 |
· 仿真系统模型 | 第113-114页 |
· 仿真系统模型概述 | 第113页 |
· 模型主要设备参数 | 第113-114页 |
· 区外故障保护可靠性仿真 | 第114-120页 |
· 基于暂态拟合制动特性曲线差动保护抗CT饱和仿真 | 第114-115页 |
· 基于改进最长公共子串算法的抗CT饱和性能仿真 | 第115-118页 |
· 多数字源环境下采样与保护接口算法的仿真 | 第118-120页 |
· 内部故障仿真 | 第120-126页 |
· 基于暂态拟合制动特性曲线差动保护内部故障性能仿真 | 第120-122页 |
· 基于改进最长公共子串算法的内部故障性能仿真 | 第122-126页 |
· 基于改进最长公共子串算法的抗相位误差仿真 | 第126-128页 |
· 小结 | 第128-131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31-135页 |
· 创新性工作小结 | 第131-132页 |
· 下一步研究展望 | 第132-135页 |
致谢 | 第135-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7页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