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晚中生代中国东北及邻区地层、构造演化——以二连盆地和漠河盆地为例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1:教育论文网→天文学和地理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历史地质学、地层学论文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论文中生代(界)论文
分类2:教育论文网→天文学和地理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构造地质学论文构造运动论文
晚中生代中国东北及邻区地层、构造演化——以二连盆地和漠河盆地为例
论文目录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28页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第16-25页
    1.1.1 中国东北及邻区地质概况与研究现状第16-20页
    1.1.2 漠河盆地地质概况与研究现状第20-22页
    1.1.3 二连盆地地质概况与研究现状第22-24页
    1.1.4 存在问题第24-25页
  1.2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第25-26页
  1.3 论文工作量第26-28页
第2章 研究方法第28-32页
  2.1 沉积环境分析第28页
  2.2 砂岩碎屑颗粒统计第28-29页
  2.3 锆石U-Pb年龄分析第29-30页
  2.4 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第30-31页
  2.5 地震反射剖面分析第31-32页
第3章 侏罗纪-早白垩世初漠河盆地地层、构造演化第32-112页
  3.1 前言第32-33页
  3.2 漠河盆地岩石地层和沉积特征第33-39页
    3.2.1 绣峰组第36页
    3.2.2 二十二站组第36-38页
    3.2.3 额木尔河组第38-39页
    3.2.4 开库康组第39页
    3.2.5 塔木兰沟组第39页
  3.3 漠河盆地与俄罗斯上阿穆尔盆地地层对比第39-45页
    3.3.1 上阿穆尔盆地岩石地层和沉积特征第40-43页
    3.3.2 漠河盆地与上阿穆尔盆地地层对比第43-45页
  3.4 地层年龄限定第45-99页
    3.4.1 碎屑锆石U-Pb定年结果第45-98页
    3.4.2 锆石U-Pb年龄对盆地地层年龄的限定第98-99页
  3.5 物源区分析第99-106页
    3.5.1 砂岩碎屑颗粒统计第100-102页
    3.5.2 碎屑锆石U-Pb年龄分析第102-106页
  3.6 盆地古地理和地层、构造演化第106-110页
    3.6.1 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期第106-107页
    3.6.2 晚侏罗世晚期(晚钦莫利期-提塘期)第107-108页
    3.6.3 早白垩世初期(贝里阿斯期-早瓦兰今期)第108页
    3.6.4 早白垩世早期(瓦兰今期)第108-110页
    3.6.5 早白垩世中晚期(欧特里夫期及之后)第110页
  3.7 小结第110-112页
第4章 侏罗纪-早白垩世初二连盆地地层、构造演化第112-186页
  4.1 前言第112页
  4.2 侏罗系-下白垩统底部岩石地层和沉积特征第112-119页
    4.2.1 阿其图组、格日勒组和齐哈组第112-118页
    4.2.2 呼格吉勒图组第118页
    4.2.3 兴安岭群第118页
    4.2.4 阿尔善组第118-119页
  4.3 地层年龄限定第119-179页
    4.3.1 锆石U-Pb定年结果第119-174页
    4.3.2 锆石U-Pb年龄对盆地地层年龄的限定第174-176页
    4.3.3 区域地层对比和更进一步的地层年龄限定第176-179页
  4.4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分析第179-184页
    4.4.1 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迹年龄第180-182页
    4.4.2 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反演第182-184页
  4.5 侏罗纪-早白垩世初二连盆地演化第184-185页
    4.5.1 中侏罗世早期第184页
    4.5.2 中侏罗世晚期第184页
    4.5.3 晚侏罗世早期第184页
    4.5.4 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第184-185页
    4.5.5 早白垩世第185页
  4.6 小结第185-186页
第5章 晚白垩世初二连盆地构造反转第186-223页
  5.1 前言第186页
  5.2 白垩系岩石地层和沉积、构造特征第186-197页
    5.2.1 下白垩统巴彦花群第186-190页
    5.2.2 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初构造反转第190-192页
    5.2.3 上白垩统二连组第192-197页
  5.3 地层年龄限定第197-218页
    5.3.1 古生物和古地磁年龄第197-199页
    5.3.2 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第199-217页
    5.3.3 综合地层年龄限定第217-218页
  5.4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分析第218-220页
    5.4.1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第218页
    5.4.2 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反演第218-220页
  5.5 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初二连盆地地层、构造演化第220-221页
  5.6 小结第221-223页
第6章 晚中生代中国东北及邻区演化与区域大地构造的关系第223-244页
  6.1 前言第223页
  6.2 晚中生代中国东北及邻区地层、构造演化第223-233页
    6.2.1 中侏罗世早期伸展环境第223-225页
    6.2.2 中侏罗世晚期挤压环境第225页
    6.2.3 晚侏罗世早期伸展环境第225-226页
    6.2.4 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挤压环境第226-231页
    6.2.5 早白垩世伸展环境第231页
    6.2.6 晚白垩世初挤压环境第231-233页
  6.3 晚中生代中国东北及邻区演化与区域大地构造的关系第233-243页
    6.3.1 中侏罗世早期:伸展构造与蒙古-鄂霍茨克洋西段关闭后重力垮塌第233-234页
    6.3.2 中侏罗世晚期:挤压构造与喀喇昆仑板块碰撞亚洲大陆南缘第234-235页
    6.3.3 晚侏罗世早期:伸展构造与东北亚挤出逃逸第235页
    6.3.4 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挤压构造与多板块碰撞联合作用第235-239页
    6.3.5 早白垩世:伸展构造与东北亚挤出逃逸第239-240页
    6.3.6 晚白垩世初:挤压构造与鄂霍茨克陆块碰撞亚洲大陆东缘第240-243页
  6.4 小结第243-244页
第7章 结论第244-247页
参考文献第247-270页
致谢第270-27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271页

本篇论文共271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晚中生代中国东北及邻区地层、构造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设计制备碳
非均匀网格上的频率域有限差分地震
光催化金属—有机框架及半导体超薄
基于CALIOP和MODIS观测资料的CPR洋
Pd(Ⅱ)催化的sp~3碳氢键活化反应
纳米药物载体表面特性和体内命运相
金属基纳米材料的原子尺度设计及其
供应链金融背景下的制造商决策
软件定义网络可靠性保障机制研究
大规模知识图谱服务的系统与应用研
着丝粒蛋白CENP-LN识别CENP-A核小体
鱼腥蓝细菌碱性/中性蔗糖酶InvA和I
多环境变量对南极苔原温室气体通量
非编码RNA和基因Rik08在男性不育中
转录因子Nupr1和Trim27在造血干细胞
RAD51AP2在精子发生减数分裂性染色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及酶抑制光谱
职业适应性的个体内变化及其对雇员
斑马鱼幼鱼毛特纳细胞激光轴切后轴
热层电离层耦合过程的模拟研究
小卫星高精度热控方法研究
液态金属湍流换热的直接数值模拟研
镍基化合物的激光辅助制备及其电化
冷却条件下超临界CO2
行星际大尺度结构及其地磁效应
节镍型液化天然气工程用7Ni钢的研发
大型斜支板承力框架用K4750合金强化
可溶铝合金铝水反应的实验和机理研
基于视觉的文本生成方法研究
基于LHC上ATLAS探测器收集的13TeV质
卫星偏振遥感的云光学特性分析及主
蛋白质主链以及甲基认证的核磁共振
地球内核表面时间变化、核幔边界结
斑马鱼pik3c3敲除突变体中炎症性肠
GaN HEMT大信号模型与高功率放大器
软件定义网络中协议无感知转发的关
基于金刚石固态自旋体系的量子模拟
CFETR上螺旋波电流驱动及天线的物理
基于室内可见光的混合通信系统研究
煤矿区中的钒:分布,赋存形态和环
拮抗肿瘤微环境免疫疗法联合重定向
决策单元不同交互模式下的固定成本
极区粒子沉降能量变化及其形成机制
住院部和门诊部过度拥挤缓解优化研
质子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高稳定性和
太阳耀斑中磁场重联过程的研究
使用可持续方法设计聚酰胺66织物的
纳米载体表面PEG化程度的控制及其在
船体倾斜状态下人员运动特征研究
低温等离子体改性纳米材料及其对含
基于f-d跃迁的三种含氧酸盐稀土荧光
场效应管栅压调控(Li,Fe)OHFeSe和F
烷基环己烷和2-溴-3,3,3-三氟丙烯燃
脂质辅助的聚合物纳米颗粒表面化学
石墨烯生长与切割中金属催化机理的
城市污水中有机碳的回收及功能化利
基于微弱信号的高质量偏移成像方法
基于地震高频散射波的下地幔小尺度
星载温室气体探测IPDA激光雷达指标
面向源清单校验的污染气体立体分布
自旋阻挫钴基氧化物Ca3
固态单自旋体系的绝热量子调控实验
斑马鱼穿孔蛋白Aep1的生理功能研究
基于等截面矩形悬臂梁光纤光柵传感
等离子体诱变灵芝及其药用成分的红
基于ITER CODAC架构的CFETR真空与加
云计算数据中心中的虚机部署优化研
SnS薄片的各向异性拉曼光谱和SnS/S
高分散负载型钯基催化剂的设计制备
纳米催化剂的原子数和原子序对催化
高通量筛选及基因组重排选育维吉尼
水体细菌微生物多波长透射光谱解析
单细菌追踪与细菌演化相关课题的研
太赫兹波段氧化物超晶格与主动调控
基于能量收集的D2D通信资源分配与优
基于信号稀疏特性的语音增强算法研
量子光学新的热真空态的构建与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手语识别技术研究
多任务学习的研究
基于视觉感知特性的图像质量评价方
谐振抑制型低频混合滤波装置关健技
轻量级流密码的设计及选择初始向量
基于高阶局部自相关的特征提取方法
基于平面离散结构的高性能微波无源
基于神经网络的自然语言语义表征方
高性能NASICON类型钠离子电池电极材
尖晶石型5V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
几种新型材料的设计及其在光催化中
用于太阳能—化学能转化的金属纳米
镍催化有机二硼化合物的区域选择性
SuperMC应用于先进钠冷快堆的适用性
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二氧化碳催
催化剂电子结构对电化学催化性能的
高性能红光发射氮化物荧光粉的合成
钨氧化物的缺陷工程调控与催化性能
过渡和非过渡金属氧化物对IT-SOFCs
无机硫族半导体薄膜制备及其太阳能
全固态锂电池用聚氨酯基固态聚合物
 
漠河盆地论文 二连盆地论文 中国东北论文 晚中生代论文 陆内变形论文 蒙古-鄂霍茨克洋论文 鄂霍茨克陆块论文 年代学论文 物源分析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z**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