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
页 |
Abstract | 第4-9
页 |
1 绪论 | 第9-22
页 |
· 论文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 第9-10
页 |
· 虚拟样机设计原理与关键技术分析 | 第10-13
页 |
· 虚拟样机的设计原理概述 | 第10-11
页 |
· 虚拟样机关键使能技术 | 第11-13
页 |
·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方法综述 | 第13-16
页 |
· 虚拟样机技术的需求分析 | 第13-14
页 |
·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设计流程 | 第14-15
页 |
· 基于虚拟样机的机电产品设计闭环模型 | 第15-16
页 |
· 机电一体化产品虚拟样机的构成及其特点 | 第16
页 |
· 虚拟样机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第16-18
页 |
· 多领域协同仿真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18-19
页 |
· 论文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 | 第19-22
页 |
2 虚拟样机设计支撑环境的体系结构研究 | 第22-38
页 |
· 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模型分析 | 第22-24
页 |
· 机电一体化产品虚拟样机设计的过程模型 | 第24-28
页 |
· 机电一体化产品虚拟样机支撑环境的总体设计 | 第28-31
页 |
· 虚拟样机支撑环境的功能分析 | 第28-29
页 |
· 虚拟样机支撑环境的体系结构 | 第29-31
页 |
· 构建虚拟样机支撑环境的关键技术分析 | 第31-36
页 |
· 协同建模与仿真平台构建技术 | 第31
页 |
· 虚拟样机的高层建模技术 | 第31-33
页 |
· 支持虚拟样机支撑环境的集成技术 | 第33-35
页 |
· 仿真模型库构建与管理技术 | 第35-36
页 |
· 分布式协同仿真技术 | 第36
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
页 |
3 广义执行机构动力学特性建模与仿真技术 | 第38-56
页 |
· 广义执行机构的研究问题分析 | 第38-41
页 |
· 广义执行机构研究的基本问题 | 第38-39
页 |
· 广义执行机构的种类 | 第39-40
页 |
· 驱动器与执行机构的集成匹配技术 | 第40-41
页 |
· 广义执行机构的动力学研究概述 | 第41-44
页 |
· 多体系统动力学简述 | 第41-43
页 |
· 广义执行机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 | 第43-44
页 |
· 广义执行机构建模与仿真方法 | 第44-50
页 |
· 基于ADAMS的运动学建模方法 | 第44-45
页 |
· 基于ADAMS的动力学建模方法 | 第45-46
页 |
· 仿真分析方法与流程 | 第46-48
页 |
· 执行机构建模与仿真分析实例 | 第48-50
页 |
· 基于MATLAB的广义执行机构仿真方法 | 第50-55
页 |
· SimMechanics的广义执行机构仿真模型组 | 第50-53
页 |
· 基于SimMechanics的仿真实例 | 第53-54
页 |
· 基于VRML的广义执行机构虚拟运行 | 第54-55
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
页 |
4 多学科协同建模与仿真机理与实施技术研究 | 第56-73
页 |
· 机电一体化产品中机构与控制的协同融合特性 | 第56-57
页 |
· 面向功能的层次化方框图仿真建模方法研究 | 第57-62
页 |
· 仿真建模技术的比较 | 第57-60
页 |
· 层次化方框图仿真建模方法与流程分析 | 第60-62
页 |
· 基于仿真软件接口的多学科协同仿真建模技术 | 第62-63
页 |
· 基于仿真软件接口的协同建模方法 | 第62
页 |
· 基于仿真软件接口的多学科协同仿真运行流程 | 第62-63
页 |
· 基于仿真软件接口的执行机构-控制协同仿真建模实例 | 第63-69
页 |
· 工业机器人仿真模型分析 | 第63-64
页 |
· 虚拟样机单学科建模 | 第64-65
页 |
· 虚拟样机执行机构-控制协同建模与运行 | 第65-69
页 |
· 基于HLA的多学科协同仿真建模技术 | 第69-72
页 |
· HLA概述 | 第69-70
页 |
· 基于HLA的协同建模与仿真方法 | 第70-72
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
页 |
5 仿真模型库构建原理与方法研究 | 第73-90
页 |
· 建立仿真模型库的意义 | 第73
页 |
· 仿真模型库组成及其系统结构 | 第73-77
页 |
· 模型库的层次结构 | 第73-74
页 |
· 模型库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 第74-76
页 |
· 模型库管理技术 | 第76-77
页 |
· 模型对象的重用技术 | 第77-81
页 |
· 机电一体化产品模型对象接口的分类与设计 | 第81-83
页 |
· 仿真模型对象的接口类型 | 第81-82
页 |
· 系统仿真模型的接口配置 | 第82
页 |
· 模型对象接口的设计实现 | 第82-83
页 |
· 基于MATLAB构建仿真模型库的实施技术 | 第83-89
页 |
· MATLAB的接口技术 | 第83-84
页 |
· 创建/封装Simulink模块 | 第84-87
页 |
· 利用S-函数开发Simulink模块 | 第87-88
页 |
· 模型库系统的图形用户界面开发 | 第88-89
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0
页 |
6 基于Web Services的分布式交互仿真方法研究 | 第90-99
页 |
· 分布式交互仿真概述 | 第90-92
页 |
· 分布式交互仿真的基本任务 | 第90
页 |
· 分布式交互仿真系统构建原则与关键技术 | 第90-91
页 |
· 分布式仿真实现的主流模式 | 第91-92
页 |
· 基于Web Services的分布式交互仿真系统研究 | 第92-96
页 |
· Web Services概念与特性 | 第92-94
页 |
· 基于Web Services的DIS平台功能 | 第94
页 |
· 基于Web Services的DIS平台框架 | 第94-95
页 |
· 基于Web Services的DIS平台运行流程 | 第95-96
页 |
· 基于Web Services的仿真应用实现与调用 | 第96-98
页 |
· 本章小结 | 第98-99
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2
页 |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99-100
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00-101
页 |
· 应用前景与展望 | 第101-102
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7
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7-108
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08-109
页 |
致谢 | 第109-11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