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
页 |
Abstract | 第6-10
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
页 |
· 本文的写作背景、写作意义和写作目的 | 第10-12
页 |
· 写作背景 | 第10-11
页 |
· 写作意义 | 第11-12
页 |
· 写作目的 | 第12
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其述评 | 第12-16
页 |
· 国外相关研究及其评述 | 第12-14
页 |
· 国内相关研究及其述评 | 第14-16
页 |
· 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6-18
页 |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17
页 |
· 创新之处 | 第17-18
页 |
第2章 税收立法权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 第18-27
页 |
· 税权、立法权与税收立法权的内涵 | 第18-22
页 |
· 税权的内涵 | 第18-20
页 |
· 立法权的内涵 | 第20-21
页 |
· 税收立法权的内涵 | 第21-22
页 |
· 地方税收立法权的内涵、性质与特征 | 第22-26
页 |
· 地方税收立法权的内涵 | 第23
页 |
· 地方税收立法权的性质 | 第23-24
页 |
· 地方税收立法权的特征 | 第24-26
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
页 |
第3章 各国税收立法权纵向划分模式及其共同点 | 第27-36
页 |
· 各国税收立法权纵向划分模式 | 第27-32
页 |
· 中央集权型 | 第27-28
页 |
· 地方分权型 | 第28-29
页 |
· 集权与分权兼顾型 | 第29-32
页 |
· 各国税收立法权纵向划分模式的共同点 | 第32-34
页 |
· 各国税收立法权纵向划分模式给我国的启示 | 第34-35
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
页 |
第4章 我国现行税收立法权分配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 第36-49
页 |
· 我国现行税收立法权纵向分配的现状 | 第36-43
页 |
· 我国一元、两级、多主体的税收立法权分配体制 | 第37-40
页 |
· 我国现行税收立法权纵向分配现状 | 第40-43
页 |
· 我国税收立法权纵向分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43-48
页 |
· 我国税收立法权纵向分配存在的问题 | 第43-46
页 |
· 我国税收立法权纵向分配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6-48
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
页 |
第5章 赋予我国地方适当的税收立法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49-58
页 |
· 赋予我国地方适当的税收立法权的必要性 | 第49-53
页 |
· 是满足我国基本国情的必然选择 | 第49-50
页 |
· 是深化和发展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必然过程 | 第50-51
页 |
· 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府效率的必然要求 | 第51-53
页 |
· 赋予我国地方适当的税收立法权的可行性 | 第53-56
页 |
· 赋予我国地方适当的税收立法权与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并不矛盾 | 第53-54
页 |
·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使分权成为可能 | 第54-55
页 |
· 从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的相关规定上看,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收立法权是可行的 | 第55-56
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
页 |
第6章 赋予我国地方适当的税收立法权的建议 | 第58-75
页 |
· 大集中,小分散,适度分权——对日本税制模式的借鉴 | 第58-63
页 |
· 为何要借鉴——我国与日本在诸多方面的相似性 | 第58-60
页 |
· 要借鉴什么——日本分税制体制的亮点 | 第60-62
页 |
· 要如何借鉴——健全立法,适当分权,完善监督机制 | 第62-63
页 |
· 对赋予我国地方适当的税收立法权的建议 | 第63-74
页 |
· 我国税收立法权纵向划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63-66
页 |
· 在宏观立法层面,制定税收基本法 | 第66-71
页 |
· 在微观操作层面,完善相关辅助和监督机制 | 第71-74
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
页 |
结论 | 第75-77
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7-78
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
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