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1 长春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第12-13页 |
1.2.2 紧跟“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 第13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4 课题相关研究现况 | 第15-19页 |
1.4.1 国外研究现况 | 第15-16页 |
1.4.2 国内研究现况 | 第16-17页 |
1.4.3 国外案例分析 | 第17-18页 |
1.4.4 国内案例分析 | 第18-19页 |
1.5 重要概念的界定 | 第19-20页 |
1.5.1 历史建筑 | 第19-20页 |
1.5.2 历史文化街区 | 第20页 |
1.5.3 旅游开发 | 第20页 |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20-23页 |
1.6.1 时间范围界定 | 第20页 |
1.6.2 区域范围界定 | 第20-21页 |
1.6.3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1.7 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第2章 长春市近代建筑发展历史与资源开发现状 | 第24-46页 |
2.1 长春市近代建筑发展历史 | 第24-25页 |
2.2 长春近代历史建筑的类型及特点 | 第25-30页 |
2.2.1 长春近代历史建筑的类型 | 第25-28页 |
2.2.2 长春近代历史建筑的特点 | 第28-30页 |
2.3 长春市旅游资源现状 | 第30-34页 |
2.3.1 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 第30-33页 |
2.3.2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 第33-34页 |
2.4 长春近代历史建筑保护现状 | 第34-41页 |
2.4.1 伪满皇宫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状 | 第35页 |
2.4.2 人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状 | 第35-37页 |
2.4.3 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状 | 第37-38页 |
2.4.4 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状 | 第38-39页 |
2.4.5 中东铁路宽城子车站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状 | 第39-40页 |
2.4.6 第一汽车制造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状 | 第40-41页 |
2.5 长春市历史建筑保护与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 第41-45页 |
2.5.1 静态保护导致整体风貌破坏 | 第41页 |
2.5.2 历史建筑资源利用不充分 | 第41-43页 |
2.5.3 旅游开发主题不明确 | 第43-44页 |
2.5.4 缺少历史文化旅游线路体系 | 第44页 |
2.5.5 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 | 第44-4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3章 长春近代历史建筑旅游资源综合分析评价 | 第46-61页 |
3.1 长春近代历史建筑旅游资源价值分析 | 第46-48页 |
3.1.1 原生价值 | 第46-47页 |
3.1.2 派生价值 | 第47-48页 |
3.2 长春近代历史建筑旅游开发SWOT分析 | 第48-55页 |
3.2.1 优势分析(Strengths) | 第48-51页 |
3.2.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 第51-52页 |
3.2.3 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 第52-54页 |
3.2.4 威胁分析(Threats) | 第54-55页 |
3.3 长春近代历史建筑旅游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 第55-60页 |
3.3.1 历史建筑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 第55-57页 |
3.3.2 历史建筑旅游价值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57-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长春市近代历史建筑旅游开发策略与实践 | 第61-101页 |
4.1 长春近代历史建筑旅游开发原则 | 第61-64页 |
4.1.1 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 | 第61-62页 |
4.1.2 历史建筑保护与旅游开发相协同原则 | 第62页 |
4.1.3 历史建筑旅游开发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 第62-63页 |
4.1.4 展示性与参与性相结合原则 | 第63-64页 |
4.2 长春市近代历史建筑旅游开发策略 | 第64-77页 |
4.2.1 明确长春近代历史建筑旅游开发形象定位和目标 | 第64-66页 |
4.2.2 “面-线-点”结合的旅游开发规划 | 第66-74页 |
4.2.3 规划东北近代历史建筑旅游资源空间网络系统 | 第74-75页 |
4.2.4 创新旅游产品开发 | 第75-76页 |
4.2.5 完善旅游配套服务系统 | 第76-77页 |
4.3 长春市近代历史建筑旅游开发模式 | 第77-81页 |
4.3.1 原有功能延续模式 | 第77-78页 |
4.3.2 功能置换模式 | 第78-81页 |
4.4 长春市近代历史建筑旅游保护开发规划设计——以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 第81-100页 |
4.4.1 规划设计前期分析 | 第81-85页 |
4.4.2 历史建筑分类保护与开发 | 第85-89页 |
4.4.3 历史建筑旅游开发规划设计 | 第89-10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结论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6页 |
附录1 长春近代历史建筑调研汇总表 | 第106-117页 |
附录2 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调研地图 | 第117-118页 |
附录3 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调研表 | 第118-1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6-147页 |
致谢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