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4-6页 |
SUMMARY | 第6-8页 |
缩略词 | 第8-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1. 牦牛 | 第11页 |
2. 激素 | 第11-14页 |
2.1 激素的传播方式 | 第12-13页 |
2.2 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 第13-14页 |
2.2.1 协同作用 | 第13页 |
2.2.2 拮抗作用 | 第13页 |
2.2.3 允许作用 | 第13页 |
2.2.4 竞争作用 | 第13-14页 |
3 生殖激素 | 第14-18页 |
3.1 雌激素 | 第14-15页 |
3.2 雌激素受体 | 第15页 |
3.3 孕激素 | 第15-16页 |
3.4 孕激素受体 | 第16页 |
3.5 生殖激素在发情周期中的变化 | 第16-17页 |
3.6 生殖激素在发情周期中的调节 | 第17-18页 |
4 发情期 | 第18-19页 |
4.1 发情前期 | 第18-19页 |
4.2 发情期 | 第19页 |
4.3 发情后期 | 第19页 |
4.4 发情间期 | 第19页 |
5 输卵管及输卵管上皮细胞 | 第19-21页 |
6 输卵管糖蛋白 | 第21-22页 |
7 骨桥蛋白 | 第22-24页 |
第二部分 类固醇对牦牛输卵管糖蛋白及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24-49页 |
实验一 孕酮和 17β-雌二醇对牦牛输卵管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24-3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1.1 主要试剂 | 第25页 |
1.2 牦牛输卵管采集及输卵管上皮细胞培养 | 第25页 |
1.3 P_4和E_2作用输卵管上皮细胞 | 第25-26页 |
1.4 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 第26页 |
1.5 qRT-PCR检测Ovn表达 | 第26页 |
1.6 免疫荧光检测输卵管糖蛋白表达 | 第26-27页 |
1.7 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2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2页 |
2.1 牦牛输卵管上皮细胞的传代培养 | 第27-28页 |
2.2 荧光定量检测牦牛输卵管糖蛋白表达 | 第28-30页 |
2.3 免疫荧光检测牦牛输卵管糖蛋白表达 | 第30-32页 |
3 讨论 | 第32-34页 |
4 结论 | 第34-35页 |
实验二 孕酮和17β-雌二醇对牦牛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35-4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9页 |
1.1 主要试剂 | 第36页 |
1.2 牦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体外培养 | 第36页 |
1.3 cDNA的克隆和测序 | 第36-37页 |
1.4 免疫荧光鉴定输卵管上皮细胞及检测OPN的表达 | 第37-38页 |
1.5 qRT-PCR检测P_4和E_2对牦牛输卵管OPN mRNA的影响 | 第38页 |
1.7 Elisa检测不同浓度P_4和E_2对牦牛输卵管OPN的影响 | 第38页 |
1.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8-39页 |
2 结果 | 第39-46页 |
2.1 牦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分离培养 | 第39页 |
2.2 牦牛OPN基因克隆与核苷酸序列分析 | 第39-40页 |
2.3 输卵管上皮细胞鉴定及P_4和E_2对牦牛输卵管OPN的影响 | 第40-41页 |
2.4 qRT-PCR检测牦牛OPN表达 | 第41-45页 |
2.5 Elisa检测牦牛OPN表达 | 第45-46页 |
3 讨论 | 第46-47页 |
4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67页 |
导师简介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