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缩略语 | 第4-5页 |
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5-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20页 |
1.1.1 铅污染现状及危害 | 第15-16页 |
1.1.2 光合作用-光化学反应 | 第16-20页 |
1.2 光化学效率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2.1 光系统Ⅱ光化学效率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3 木本植物在植物恢复中的优越性 | 第22页 |
1.4 研究方案 | 第22-25页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2-23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24-25页 |
第二章 试验方法 | 第25-28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2.1.1 试验地点 | 第25页 |
2.1.2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2.1.3 试验设计 | 第25-26页 |
2.1.4 荧光参数的测定 | 第26页 |
2.1.5 植物体内Pb含量的测定 | 第26-27页 |
2.1.6 数据处理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28-54页 |
3.1 Pb对两种木本植物幼苗叶片PSⅡ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 第28-34页 |
3.1.1 第一次施入后Pb对两种木本植物幼苗叶片PSⅡ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3.1.2 第二次施入后Pb对两种木本植物幼苗叶片PSⅡ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 第29-31页 |
3.1.3 第三次施入后Pb对两种木本植物幼苗叶片PSⅡ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 第31-33页 |
3.1.4 小结 | 第33-34页 |
3.2 Pb对两种木本植物幼苗叶片激发能分配使用的影响 | 第34-44页 |
3.2.1 第一次施入后Pb对两种木本植物幼苗叶片激发能分配使用的影响 | 第34-38页 |
3.2.2 第二次施入后Pb对两种木本植物幼苗叶片激发能分配使用的影响 | 第38-40页 |
3.2.3 第三次施入后Pb对两种木本植物幼苗叶片激发能分配使用的影响 | 第40-43页 |
3.2.4 小结 | 第43-44页 |
3.3 Pb对两种木本植物幼苗叶片荧光淬灭的影响 | 第44-48页 |
3.3.1 第一次施入后Pb对两种木本植物幼苗叶片荧光淬灭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2 第二次施入后Pb对两种木本植物幼苗叶片荧光淬灭的影响 | 第45-46页 |
3.3.3 第三次施入后Pb对两种木本植物幼苗叶片荧光淬灭的影响 | 第46-47页 |
3.3.4 小结 | 第47-48页 |
3.4 Pb胁迫下两种木本植物不同部位中Pb含量的变化 | 第48-50页 |
3.4.1 Pb胁迫下两种木本植物叶片中Pb含量的变化 | 第48-49页 |
3.4.2 Pb胁迫下两种木本植物茎中Pb含量的变化 | 第49页 |
3.4.3 Pb胁迫下两种木本植物根中Pb含量的变化 | 第49-50页 |
3.5 两种木本植物叶片光化学效率与Pb含量的关系分析 | 第50-54页 |
3.5.1 Pb连续施入及时间对两种木本植物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3.5.2 植物体内Pb含量与光化学效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51-54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4-5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7-61页 |
5.1 Pb对两种木本植物幼苗叶片PSⅡ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 第57页 |
5.2 Pb对两种木本植物幼苗叶片激发能分配使用的影响 | 第57页 |
5.3 Pb对两种木本植物幼苗叶片荧光淬灭的影响 | 第57-58页 |
5.4 Pb胁迫下两种木本植物不同部位中Pb含量的变化 | 第58页 |
5.5 两种木本植物叶片光化学效率与Pb含量的关系分析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项目及论文发表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