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第19-2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2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22-28页 |
2.1 概述 | 第22-26页 |
2.1.1 林产品及林产品物流的概述 | 第22-24页 |
2.1.2 林产品物流人才的概述 | 第24-25页 |
2.1.3 职教集团的概述 | 第25-2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2.2.1 三螺旋理论 | 第26页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6-27页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7-28页 |
3 林产品物流发展及林产品物流技能型人才需求现状 | 第28-42页 |
3.1 林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 第28-33页 |
3.1.1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 第28-30页 |
3.1.2 湖南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 第30-32页 |
3.1.3 湖南林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 第32-33页 |
3.2 林产品物流技能型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 第33-37页 |
3.2.1 林产品物流技能型人才的层次需求 | 第33-34页 |
3.2.2 林产品物流技能型人才的数量需求 | 第34-35页 |
3.2.3 林产品物流技能型人才的质量需求 | 第35-37页 |
3.3 湖南省林产品物流技能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第37-42页 |
3.3.1 湖南省林产品物流技能型人才培养现状 | 第37-39页 |
3.3.2 湖南省林产品物流技能型人才培养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9-42页 |
4 国外技能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42-50页 |
4.1 国外技能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借鉴 | 第42-45页 |
4.1.1 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 第42-43页 |
4.1.2 北美的CBE人才培养模式 | 第43-44页 |
4.1.3 澳大利亚的TAFE人才培养模式 | 第44-45页 |
4.2 国外技能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45-50页 |
4.2.1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 第45-46页 |
4.2.2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 第46-47页 |
4.2.3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 第47-50页 |
5 林产品物流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 第50-66页 |
5.1 政校企行“四位一体”林产品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目标 | 第50-52页 |
5.1.1 政校企行“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 第50-52页 |
5.1.2 政校企行“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 第52页 |
5.2 政校企行“四位一体”林产品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 | 第52-54页 |
5.2.1 政校企行“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 | 第52-53页 |
5.2.2 政校企行“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第53-54页 |
5.3 政校企行“四位一体”林产品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 | 第54-58页 |
5.3.1 构建“政校企行”组织协调机制 | 第54-55页 |
5.3.2 建立“政校企行”合作育人衔接机制 | 第55-57页 |
5.3.3 搭建“政校企行”合作育人平台 | 第57页 |
5.3.4 建立“政校企行”考核评价体系 | 第57-58页 |
5.4 政校企行“四位一体”林产品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 | 第58-66页 |
5.4.1 建立组织协调机构 | 第59-60页 |
5.4.2 建立人才培养方案的共商机制 | 第60-64页 |
5.4.3 建立实践教学的创新机制 | 第64-65页 |
5.4.4 建立师资队伍的共享机制 | 第65-6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结论 | 第66-67页 |
6.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