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关联企业违法破产形态分析 | 第11-22页 |
(一) 关联企业的内部关系与外部特征 | 第11-15页 |
· 关联企业的涵义 | 第11-12页 |
· 关联企业的内部关系 | 第12-13页 |
· 关联企业的外部特征 | 第13-15页 |
(二) 关联企业违法破产的宏观表现形式 | 第15-18页 |
· 控制企业破产,从属企业未破产 | 第16页 |
· 从属企业破产,控制企业未破产 | 第16-17页 |
· 控制企业与从属企业均告破产 | 第17-18页 |
· 受同一企业控制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企业同时破产 | 第18页 |
(三) 关联企业违法破产的微观运作 | 第18-22页 |
· 虚假破产 | 第19页 |
· 破产欺诈 | 第19-22页 |
二、我国关联企业违法破产的立法现状及评析 | 第22-28页 |
(一) 公司法框架内关联企业违法破产之规则及其评析 | 第23-25页 |
· 关联交易损害赔偿制度的有关规定及其局限性 | 第23页 |
·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有关规定及其不足 | 第23-25页 |
(二) 破产法框架内关联企业违法破产之规则及其评析 | 第25-27页 |
· 破产撤销权与破产无效制度的有关规定 | 第25-26页 |
· 破产撤销权与破产无效制度存在的缺陷 | 第26-27页 |
(三) 民事法律关系就关联企业违法破产的规定 | 第27-28页 |
(四) 刑法就关联企业违法破产的有关规定 | 第28页 |
三、完善我国关联企业违法破产规制的立法建议 | 第28-46页 |
(一) 引进衡平居次原则 | 第29-34页 |
· 衡平居次原则的基本理论 | 第29-30页 |
· 衡平居次原则的法理分析 | 第30-31页 |
· 引进衡平居次原则的必要性 | 第31-32页 |
· 我国引入衡平居次原则的立法建议 | 第32-34页 |
(二) 引进实质合并原则 | 第34-39页 |
· 实质合并原则理论介绍 | 第34-35页 |
· 引进实质合并原则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第35-36页 |
· 我国引入实质合并原则的立法建议 | 第36-39页 |
(三) 完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 第39-42页 |
· 在关联企业违法破产中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应适度扩大主体范围 | 第39-40页 |
· 明确关联企业违法破产中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情形 | 第40-41页 |
·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与衡平居次原则、实质合并原则在处理关联企业违法破产问题的协调适用 | 第41-42页 |
(四) 确立控制企业、实际控制人对从属企业的补偿、赔偿义务 | 第42-44页 |
· 确立控制企业、实际控制人对从属企业的补偿、赔偿义务的必要性 | 第42页 |
· 控制企业、实际控制人对从属企业承担补偿、赔偿义务的适用情形 | 第42-44页 |
(五) 规定受益从属企业的连带赔偿责任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