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全球变暖下夏季南亚高压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气旋活动的关系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1:教育论文网→天文学和地理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气象基本要素、大气现象论文气压论文
分类2:教育论文网→天文学和地理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天气学论文热带气象论文
全球变暖下夏季南亚高压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气旋活动的关系
论文目录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 南亚高压的研究进展第11-14页
    1.2.1 南亚高压的形成机理第11-12页
    1.2.2 南亚高压的两个模态第12-13页
    1.2.3 南亚高压对中国天气的影响第13页
    1.2.4 全球变暖背景下南亚高压的观测和模拟研究第13-14页
  1.3 热带气旋活动与西北太平洋夏季大尺度环流系统第14-15页
    1.3.1 大尺度环流系统对热带气旋活动影响的理论基础第14-15页
    1.3.2 南亚高压对热带气旋影响的研究进展第15页
  1.4 本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第15-16页
    1.4.1 夏季南亚高压的气候变化特征第15-16页
    1.4.2 南亚高压两个模态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关系第16页
  1.5 本研究主要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第18-24页
  2.1 资料第18-19页
  2.2 方法介绍第19-24页
    2.2.1 相关系数及检验第19-20页
    2.2.2 MANN-KENDAN (M-K)统计检验第20-24页
第三章 夏季青藏高原地区南亚高压变化特征第24-42页
  3.1 夏季青藏高原增暖第24-25页
  3.2 四套再分析资料对高原指标评估第25-30页
    3.2.1 高原温度垂直递减率第27-28页
    3.2.2 高原增暖速率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趋势第28-29页
    3.2.3 四套再分析资料2m温度场的空间分布比较第29-30页
  3.4 南亚高压强度的季节变化以及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第30-40页
    3.4.1 南亚高压强度的季节变化第30-32页
    3.4.2 南亚高压强度的年代际变化第32-36页
    3.4.3 南亚高压强度的年际变化第36-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南亚高压两种模态的不同变化特征第42-54页
  4.1 夏季南亚高压两种模态的定义第42-45页
  4.2 青藏型与伊朗型南亚高压的垂直结构变化特征第45-47页
  4.3 青藏型与伊朗型南亚高压年际变化特征第47-50页
  4.4 南亚高压两种模态相对变化特征第50-52页
  4.5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南亚高压两种模态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关系第54-66页
  5.1 南亚高压两种模态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频数第54-56页
  5.2 南亚高压两种模态相对强度高低层环流形势第56-62页
    5.2.1 高低层环流异常与热带气旋生成第56-59页
    5.2.2 中层引导气流与热带气旋移动路径第59-62页
  5.3 长时间尺度南亚高压两种模态热带气旋活动差异第62-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66-70页
  6.1 主要结论及讨论第66-68页
  6.2 本文特色和创新点第68页
  6.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68-70页
致谢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84页
作者简介第84页

本篇论文共84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全球变暖下夏季南亚高压变化特征及
江淮汛期气旋响应区域气温冷暖变化
IAP AGCM4.1模式对淮河流域夏季降水
青藏高原降水对印度洋海温的响应及
南印度洋偶极子与ENSO事件的关系及
中国干旱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区域性差
全球季风区域降水对大火山喷发的响
一次强对流引起的上对流层一下平流
台风“珍珠”(2006)螺旋雨带精细
风暴尺度集合预报中ETKF初始扰动方
基于对流层温度纬向偏差建立的青藏
热带太平洋盐度对平均SST和ENSO调制
基于遥感方法的天空开阔度模拟及其
地形分解与气象要素局地分布规律分
多卫星短波辐射数据制作与分析评估
基于同化ATOVS亮温资料的台风“莫兰
基于广义互补相关原理的流域陆面实
基于遥感的北京市近地表城市热岛效
2012~2013年冬季平流层爆发性增温
太阳活动对青藏高原臭氧及东亚季风
基于分布式压缩感知的气象传感网数
气象传感网中BP神经网络插值算法研
基于邻居协作的气象传感网故障诊断
气象数据网络中权重缓存算法与缓存
江苏省近34年气候舒适度精细化评价
南极地面臭氧的本底特征及其影响因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内蒙古地区干
设施葡萄霜霉病光谱监测及潜势预报
不同辐射模型的比较及其对APSIM模型
我国作物主要种植区气候生产潜力及
基于多通道微波辐射计观测的大气边
低丘红壤区农田不同时空尺度水热通
库尔勒香梨气候品质评价指标及模型
华南近海登陆台风边界层结构和海气
青海省东部干旱风险及对春小麦种植
台风海鸥条件下波浪破碎和Langmuir
中国东部海域台风海洋涡旋特征及其
MITgcm在普里兹湾以及全球海洋环流
基于多源融合数据的江苏近海低层风
近百年来全球变暖背景下ENSO变化特
北半球夏季大气季节内振荡对中国东
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与北极海冰的可
雪的反射率模型研究
我国云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副
引入蒸发的逐日监测干旱方法及其应
北半球冬季极区平流层温度十年际变
ENSO对中国南方低频降水的影响
冬季北半球两大洋风暴轴的协同变化
南印度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变化对海
基于SPEI的中国南方秋季干旱变化特
水汽反馈过程与水汽调整时间在MJO传
西北太平洋近赤道热带气旋生成的特
风云3号卫星微波成像仪资料的无线电
GRAPES区域集合预报模式空间ETKF初
 
南亚高压论文 青藏高原论文 热带气旋论文 全球变暖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xueson**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