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8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1.2.1 基本理论 | 第12-13页 |
1.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18-22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8-19页 |
2.2 数据获取 | 第19-20页 |
2.2.1 植被数据的获取 | 第19页 |
2.2.2 土壤数据的获取 | 第19页 |
2.2.3 植物与土壤样品测试 | 第19-20页 |
2.3 统计分析 | 第20-22页 |
2.3.1 植物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的计算 | 第20-21页 |
2.3.2 植物群落退化阶段的划分 | 第21页 |
2.3.3 差异显著性与相关性分析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22-40页 |
3.1 植物群落分类及其退化阶段的划分 | 第22-24页 |
3.2 植物群落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动态 | 第24-25页 |
3.3 植物功能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动态 | 第25-29页 |
3.4 植物种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动态 | 第29-34页 |
3.5 土壤养分以及与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关系 | 第34-40页 |
3.5.1 土壤C、N、P养分含量及其变化特征 | 第34-35页 |
3.5.2 土壤养分与植物群落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关系 | 第35页 |
3.5.3 土壤养分与植物功能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关系 | 第35-37页 |
3.5.4 土壤养分与植物种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关系 | 第37-40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0-46页 |
4.1 退化羊草草原土壤养分动态及其群落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第40-41页 |
4.2 羊草草原群落、功能群和物种生长速率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 第41-43页 |
4.3 羊草草原退化过程中的限制性营养元素及其变化 | 第43-4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