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符号说明 | 第4-8页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21页 |
1.1 反向遗传学(Reverse Genetics) | 第11-13页 |
1.1.1 RNA病毒的反向遗传学 | 第11-12页 |
1.1.2 正链RNA病毒的反向遗传学 | 第12页 |
1.1.3 负链RNA病毒的反向遗传学 | 第12-13页 |
1.1.4 双链RNA病毒的反向遗传学 | 第13页 |
1.2 番茄斑萎病毒(TSWV) | 第13-16页 |
1.2.1 番茄斑萎病毒生物学特性 | 第13-14页 |
1.2.2 番茄斑萎病毒病的症状、危害及传播 | 第14-16页 |
1.3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 | 第16-18页 |
1.3.1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生物学特性 | 第16-17页 |
1.3.2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症状、危害及传播 | 第17-18页 |
1.4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技术 | 第18-20页 |
1.4.1 植物转基因技术 | 第18-19页 |
1.4.2 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 | 第19-20页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1-36页 |
2.1 材料 | 第21-22页 |
2.1.1 菌株、质粒、植物种子 | 第21页 |
2.1.2 生物化学试剂 | 第21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1.4 引物 | 第21-22页 |
2.2 方法 | 第22-36页 |
2.2.1 大肠杆菌DH5α细胞制备 | 第22-23页 |
2.2.2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第23页 |
2.2.3 DNA片段的凝胶回收 | 第23-24页 |
2.2.4 ClonExpress?快速克隆技术 | 第24-25页 |
2.2.5 连接反应 | 第25-26页 |
2.2.6 大肠杆菌DH5α热激转化 | 第26页 |
2.2.7 菌落快速鉴定(Cracking) | 第26页 |
2.2.8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 | 第26-27页 |
2.2.9 烟草组织培养培养基的配制 | 第27-28页 |
2.2.10 农杆菌菌株LBA4404感受态细胞制备 | 第28-29页 |
2.2.11 农杆菌菌株LBA4404电转化 | 第29页 |
2.2.12 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 | 第29-30页 |
2.2.13 植物总DNA提取 | 第30-31页 |
2.2.14 植物总RNA提取 | 第31-32页 |
2.2.15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 第32-33页 |
2.2.16 重叠PCR | 第33页 |
2.2.17 体外转录 | 第33-34页 |
2.2.18 体外翻译 | 第34页 |
2.2.19 Western Blot | 第34-3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6-44页 |
3.1 TSWV、RBSDV CP及RdRp转基因载体构建 | 第36-39页 |
3.1.1 TSWV、RBSDV CP转基因载体构建 | 第36-37页 |
3.1.2 TSWV、RBSDV RdRp转基因载体构建 | 第37-39页 |
3.2 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 | 第39-40页 |
3.2.1 转基因载体电击转化农杆菌LBA4404 | 第39-40页 |
3.2.2 叶盘法转化烟草 | 第40页 |
3.3 转基因烟草的检测 | 第40-44页 |
3.3.1 转基因烟草植株DNA水平检测 | 第40-42页 |
3.3.2 转基因烟草植株RNA水平检测 | 第42-43页 |
3.3.3 转基因烟草植株蛋白水平检测 | 第43-44页 |
4 讨论 | 第44-47页 |
4.1 实验材料、激素、抗生素的选择和使用 | 第44页 |
4.2 愈伤组织褐化、玻璃化问题 | 第44-45页 |
4.3 转基因载体构建及转化效率问题 | 第45-47页 |
5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63页 |
附表1 引物列表 | 第63-68页 |
附表2 质粒列表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