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
页 |
Abstract | 第5-11
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6
页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1-12
页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
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4
页 |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 | 第13-14
页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
页 |
第四节 本文可能有新意之处 | 第14-16
页 |
第二章 合作与政府转型的文献概述 | 第16-30
页 |
第一节 合作文献概述 | 第16-24
页 |
一、国外的合作理论 | 第16-21
页 |
二、国内的合作理论 | 第21-24
页 |
第二节 政府转型的文献综述 | 第24-30
页 |
一、国外有关政府政府转型的政府职能理论 | 第24-26
页 |
二、中国经济学界已提出的政府转型理论 | 第26-30
页 |
第三章 合作与政府转型的经济学分析 | 第30-45
页 |
第一节 合作一般概念的经济学分析 | 第30-33
页 |
一、合作的前提和目标 | 第30-31
页 |
二、合作实现的必要条件 | 第31
页 |
三、合作成本与收益的分析 | 第31-33
页 |
四、合作的均衡分析 | 第33
页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中政府转型的目标及其合作特征分析 | 第33-38
页 |
一、政府转型的必要性 | 第33-36
页 |
二、发展导向型政府的合作特征分析 | 第36-38
页 |
第三节 模型设计 | 第38-45
页 |
一、前提假设 | 第38
页 |
二、自愿型合作模型 | 第38-40
页 |
三、激励型合作模型 | 第40-41
页 |
四、强制型合作模型 | 第41-42
页 |
五、模型的改进 | 第42-43
页 |
六、三种合作模式的相互转化 | 第43-45
页 |
第四章 模型的应用 | 第45-54
页 |
第一节 政府转型过程中的自愿型合作机制分析 | 第45-48
页 |
一、政府转型过程中自愿型合作机制能够降低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在经济活动中的协调成本,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 第46-47
页 |
二、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自愿型合作机制的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 | 第47
页 |
三、政府相关部门与非政府部门利益主体之间的自愿型合作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 | 第47-48
页 |
第二节 政府转型过程中的激励型合作机制分析 | 第48-51
页 |
一、合作双方各自的目标不完全一致 | 第48-49
页 |
二、激励型合作能够扶持特定产业和企业的发展 | 第49-50
页 |
三、激励型合作能够推进改革更进一步的深入 | 第50-51
页 |
第三节 政府转型过程中的强制型合作机制分析 | 第51-53
页 |
一、政府转型过程中的强制型合作有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第51-52
页 |
二、政府转型过程中的强制型合作有助于改善民生保持社会稳定 | 第52
页 |
三、政府转型过程中的强制型合作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 | 第52-53
页 |
第四节 政府转型与和谐社会建设中三种合作机制的选择 | 第53-54
页 |
第五章 结论与深化研究的构想 | 第54-57
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54-56
页 |
一、对政府转型和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合作的基本认识 | 第54
页 |
二、对自愿型合作、激励型合作和强制型合作这三者关系的认识 | 第54-55
页 |
三、政策建议 | 第55-56
页 |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的构想 | 第56-57
页 |
一、各种合作模式之间的转化方式 | 第56
页 |
二、将合作主体推广到市场中的一般主体 | 第56-57
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
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