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光分束器简介及类型 | 第8-10页 |
1.2 光子晶体分束器 | 第10-13页 |
1.2.1 光子晶体 | 第10-11页 |
1.2.2 光子晶体分束器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3 光子晶体分束器中的光开关 | 第13页 |
1.4 本文的内容和意义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平面波展开法和时域有限差分法 | 第15-28页 |
2.1 平面波展开法 | 第15-19页 |
2.1.1 平面波展开法的基本公式 | 第17-18页 |
2.1.2 超晶胞(Supercell )基本理论 | 第18-19页 |
2.2 时域有限差分法( FDTD )基本理论 | 第19-27页 |
2.2.1 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公式 | 第19-24页 |
2.2.2 吸收边界的选定 | 第24-25页 |
2.2.3 FDTD 算法的稳定性 | 第25-26页 |
2.2.4 激励源的选择 | 第26-27页 |
2.3 本章总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二维三角晶格五平行波导的干涉特性分析 | 第28-37页 |
3.1 二维三角晶格光子晶体带隙分析 | 第28-29页 |
3.2 多模波导干涉理论 | 第29-33页 |
3.2.1 多模波导自成像理论 | 第29-30页 |
3.2.2 导模传输分析法 | 第30-32页 |
3.2.3 多模干涉的一般性成像分析 | 第32-33页 |
3.3 五平行光子晶体波导干涉系统自成像效应 | 第33-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基于多模干涉型二维光子晶体波导分束器设计 | 第37-43页 |
4.1 光分束器的性能参数 | 第37-38页 |
4.2 基于多模干涉型光子晶体波导分束器的结构设计 | 第38页 |
4.3 基于多模干涉型光子晶体分束器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 第38-41页 |
4.3.1 基于多模干涉型光子晶体分束器的优化设计 | 第38-40页 |
4.3.2 结构优化后分束器输出能量的自由分配 | 第40-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可控光子晶体波导分束器的设计与性能分析 | 第43-60页 |
5.1 光子晶体光开关 | 第43-46页 |
5.1.1 光子晶体光开关的工作原理 | 第43-45页 |
5.1.2 光子晶体光开关的性能指标 | 第45-46页 |
5.2 可控光控光子晶体分束器的结构设计 | 第46-50页 |
5.2.1 光控砷化镓( GaAs )材料简介 | 第46-47页 |
5.2.2 点缺陷谐振腔的设计 | 第47-49页 |
5.2.3 基于圆形点缺陷的光控光子晶体分束器的结构 | 第49-50页 |
5.3 光控光子晶体分束器的性能分析 | 第50-59页 |
5.3.1 “通”“断”过程分析 | 第50-51页 |
5.3.2 光控光子晶体波导分束器的透射谱分析 | 第51页 |
5.3.3 光控光子晶体分束器的性能分析 | 第51-59页 |
5.4 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光控光子晶体分束器的应用 | 第60-64页 |
6.1 光控光子晶体分束器在光纤接入网中的应用 | 第60-62页 |
6.1.1 接入网的概念 | 第60-61页 |
6.1.2 光控光子晶体波导分束器在光接入中的应用 | 第61-62页 |
6.2 基于多模干涉的光子晶体波导分束器在集成光学中的应用 | 第62-6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9-70页 |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