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网侧LCL-VSR及其电压跌落控制的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
页 | Abstract | 第6-7
页 | 致谢 | 第7-13
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
页 | ·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3-15
页 | · 风力发电意义和前景 | 第13-14
页 | · 电压跌落概述 | 第14
页 | · 论文选题意义 | 第14-15
页 | · 风力发电网侧变流器研究现状 | 第15-18
页 | · 拓扑结构与参数设计 | 第15-16
页 | · 阻尼控制策略研究 | 第16-17
页 | · 电压跌落控制研究 | 第17-18
页 | · 本论文所做的研究工作 | 第18-21
页 | · 有源阻尼算法研究 | 第18-19
页 | · 基于功率平衡控制策略抑制电压跌落的影响 | 第19
页 | · 电容最小化算法研究 | 第19-21
页 | 第二章 网侧LCL-VSR 有源阻尼算法研究 | 第21-35
页 | · 引言 | 第21
页 | · LCL-VSC 数学建模 | 第21-26
页 | · 三相静止(a , b, c)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22-24
页 | · 两相旋转坐标系(d, q)下的数学模型 | 第24-26
页 | · 基于陷波器算法实现LCL 变流器网侧电流直接控制 | 第26-32
页 | · 系统控制结构 | 第28-30
页 | · 电容电流估算 | 第30-31
页 | · 控制器参数设计 | 第31-32
页 | · 系统仿真分析 | 第32-34
页 | · 总结 | 第34-35
页 | 第三章 基于功率平衡方法实现电压跌落控制的研究 | 第35-54
页 | · 引言 | 第35-36
页 | · 主从控制策略 | 第36-40
页 | · 系统功率动态特性 | 第36-37
页 | · 主从控制模型 | 第37-40
页 | · 电容电流直接控制 | 第40-44
页 | · 电容电流内环控制结构 | 第41-42
页 | · 数字微分器的构造 | 第42-44
页 | · 改进的负载前馈控制策略 | 第44-48
页 | · 控制模型构造 | 第44-45
页 | · 小信号模型分析 | 第45-48
页 | · 抑制电压跌落影响的控制研究 | 第48-50
页 | · 直流侧电压波动分析 | 第48-49
页 | · 改进负载前馈对电压跌落的控制 | 第49-50
页 | · 系统仿真验证 | 第50-53
页 | · 总结 | 第53-54
页 | 第四章 直流侧最小电容值算法研究 | 第54-66
页 | · 引言 | 第54-55
页 | · 传统直流侧电容设计 | 第55-59
页 | · 满足直流电压跟随性指标时的电容设计 | 第55-56
页 | · 满足直流电压抗扰性指标时的电容设计 | 第56-59
页 | · 基于瞬态功率平衡的电容设计 | 第59-65
页 | · 直流侧电容的最大能量变化值 | 第59-63
页 | · 电容下限值计算 | 第63-65
页 | · 系统仿真验证 | 第65
页 | · 总结 | 第65-66
页 | 第五章 实验系统设计与实验分析 | 第66-75
页 | · 硬件平台设计 | 第66-69
页 | · 交直交系统主电路参数选择 | 第67
页 | · 控制电路设计 | 第67-69
页 | ·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 第69-71
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1-75
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
页 | · 总结 | 第75
页 | · 展望 | 第75-77
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
页 | 实验平台 | 第80-82
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83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