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制度研究 |
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1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关于罚金刑制度 | 第13-21页 | 第一节 罚金刑的源起 | 第13-15页 | 一、短期自由刑的弊端 | 第13-14页 | 二、罚金刑的优点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罚金刑在我国的适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一、罚金刑在我国的适用现状 | 第15-16页 | 二、罚金刑在适用中遇到的问题 | 第16-17页 | 第三节 罚金刑执行难的原因 | 第17-21页 | 一、犯罪人的原因 | 第17-18页 | 二、立法上的原因 | 第18-21页 | 第二章 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制度的提出 | 第21-29页 | 第一节 罚金刑易科制度概述 | 第21-26页 | 一、罚金刑执行难解决方案的比较与评判 | 第22-25页 | 二、罚金刑易科制度的适用现状 | 第25-26页 | 第二节 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制度 | 第26-29页 | 一、对各种易科方式的比较说明 | 第26-28页 | 二、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制度在我国的认知情况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对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制度争论观点的分析 | 第29-41页 | 第一节 对争论观点的介绍 | 第29-33页 | 一、否定说 | 第29-31页 | 二、肯定说 | 第31-33页 | 第二节 对争论观点的分析比较 | 第33-38页 | 一、罚金刑易科自由刑是否有损法律威严 | 第33-34页 | 二、罚金刑易科自由刑是否有违公平原则 | 第34-36页 | 三、罚金刑易科自由刑是否违背立法本意且无法克服短期自由刑的弊端 | 第36页 | 四、罚金刑易科自由刑是否有违刑罚轻缓化的历史潮流 | 第36-37页 | 五、怎样看待国外经验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对否定说其他观点的探讨 | 第38-41页 | 一、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可以解决罚金刑执行难的问题 | 第38-39页 | 二、以刑换刑的适用要区分自愿与否 | 第39-40页 | 三、罚金刑执行难可以在判决时一并解决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制度的理论依据 | 第41-48页 | 第一节 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制度的法学原理依据 | 第41-44页 | 一、刑罚必然原则的要求 | 第41-42页 | 二、罚金刑与自由刑之间的替代关系 | 第42-43页 | 三、程序正义原则在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制度中的体现 | 第43-44页 | 第二节 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制度的现实国情依据 | 第44-48页 | 一、我国现行制度的弊端 | 第45-46页 | 二、罚金刑适用范围扩大的趋势 | 第46页 | 三、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制度的现实存在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制度的方案设计 | 第48-57页 | 第一节 对一些成熟方案的介绍 | 第48-52页 | 一、在决定易科之前是否需要区分未缴纳罚金是出于主观故意还是客观不能 | 第48-50页 | 二、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在执行程序上是按自愿缴纳——强制缴纳——易科执行的顺序进行,还是一步到位,在宣判时即让受刑人做出选择 | 第50-51页 | 三、罚金刑易科自由刑生效后,受刑人在被剥夺自由期间如果缴纳罚金,能否再易科为罚金刑 | 第51页 | 四、在并科制中罚金刑易科与主刑的关系如何协调 | 第51-52页 | 五、罚金刑易科自由刑执行完毕后产生何种法律后果 | 第52页 | 第二节 对其他不成熟制度构想的思考 | 第52-57页 | 一、如何消除不公平感,如何避免短期自由刑的弊端 | 第53页 | 二、单位犯罪如何适用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制度 | 第53-54页 | 三、是否应该引入日额罚金制 | 第54-55页 | 四、怎样确定易科的期限 | 第55-56页 | 五、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后能否适用减刑、假释的规定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