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消费者态度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1 国内外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2 国内外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绿色建筑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3 研究评述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第14-17页 | 1.4.1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15-17页 | 2. 绿色建筑内涵及国内外评价体系的对比分析 | 第17-29页 | 2.1 绿色建筑的发展由来及其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2.1.1 绿色建筑的发展由来 | 第17-18页 | 2.1.2 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 | 第18页 | 2.2 国外绿色建筑及其评价体系介绍 | 第18-21页 | 2.2.1 英国绿色建筑及BREEAM评估体系 | 第18-19页 | 2.2.2 日本绿色建筑及CASBEE评估体系 | 第19页 | 2.2.3 美国绿色建筑及LEED评估体系 | 第19-20页 | 2.2.4 加拿大绿色建筑及GBTool评估体系 | 第20-21页 | 2.3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及评价体系介绍 | 第21-27页 | 2.3.1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21-24页 | 2.3.2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分析 | 第24-25页 | 2.3.3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介绍 | 第25-26页 | 2.3.4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启示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针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消费者态度调研 | 第29-43页 | 3.1 绿色建筑推广中消费者作用分析 | 第29-30页 | 3.2 调研思路及目的 | 第30页 | 3.3 调研问卷的设计 | 第30-36页 | 3.3.1 问卷的设计原则 | 第30-33页 | 3.3.2 问卷指标的筛选过程 | 第33-36页 | 3.4 问卷的发放及回收整理 | 第36-39页 | 3.5 基于K-Means聚类分析的指标分类处理 | 第39-42页 | 3.5.1 K-Means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39-40页 | 3.5.2 基于K-Means聚类分析的指标处理结果 | 第40-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针对(ND,NP)类指标的开发商与消费者动态演化博弈分析 | 第43-61页 | 4.1 演化博弈理论的简介 | 第43-44页 | 4.1.1 演化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 第43页 | 4.1.2 演化稳定策略与复制动态方程 | 第43-44页 | 4.2 演化博弈的主体界定 | 第44-46页 | 4.2.1 政府 | 第45页 | 4.2.2 开发商 | 第45-46页 | 4.2.3 消费者 | 第46页 | 4.3 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 | 第46-50页 | 4.3.1 演化博弈模型的假设 | 第47页 | 4.3.2 演化博弈模型的建立 | 第47-50页 | 4.4 演化博弈模型的计算及仿真分析 | 第50-60页 | 4.4.1 求解模型的ESS | 第50-57页 | 4.4.2 演化博弈均衡点仿真分析 | 第57-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完善我国绿色建筑市场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第61-73页 | 5.1 加强政府的管控措施力度 | 第61-65页 | 5.1.1 加强绿色建筑理念的宣传及展示工作 | 第61-62页 | 5.1.2 强制性政策 | 第62-63页 | 5.1.3 激励性政策 | 第63-64页 | 5.1.4 共有产权住房理论制度的借鉴 | 第64-65页 | 5.2 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 第65-67页 | 5.2.1 评价标准应加入经济性指标 | 第65-66页 | 5.2.2 评价标准应合理采纳消费者的意见 | 第66页 | 5.2.3 评价标准应因地制宜 | 第66-67页 | 5.2.4 强调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核心评价理念 | 第67页 | 5.3 基于绿色建筑发展趋势的对策分析 | 第67-71页 | 5.3.1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增量成本控制 | 第67-69页 | 5.3.2 重视绿色建筑的后评估 | 第69-70页 | 5.3.3 建立我国绿色建筑的大数据库 | 第70-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6.结论与展望 | 第73-7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3-74页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第85-87页 | 附录:调研问卷 | 第87-89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