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二氧化碳激光 | 第10-11页 |
1.2 二氧化碳激光的应用 | 第11-12页 |
1.3 传输二氧化碳激光的中红外光纤 | 第12-15页 |
1.3.1 实芯光纤 | 第12-13页 |
1.3.2 空芯光纤 | 第13页 |
1.3.3 衰减全反射型空芯光纤 | 第13-15页 |
1.4 二氧化锗在中红外区域的反常色散特性 | 第15-17页 |
1.5 二氧化锗液相沉积工艺及其在研制ATR空芯光纤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1.6 金属毛细管二氧化锗空芯光纤及待研究的问题 | 第19-20页 |
1.7 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和创新性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不锈钢毛细管二氧化锗ATR空芯光纤的制备 | 第22-36页 |
2.1 金属毛细结构管材料与实验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2.2 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 | 第23页 |
2.3 实验过程 | 第23-24页 |
2.4 测试表征手段 | 第24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24-33页 |
2.5.1 不锈钢毛细管二氧化锗空芯光纤的吸收谱 | 第24-25页 |
2.5.2 液相沉积次数对光纤样品传输性能的影响 | 第25-29页 |
2.5.3 光纤样品的直线传输性能 | 第29-30页 |
2.5.4 光纤样品的弯曲传输性能 | 第30-31页 |
2.5.5 输出激光光束的能量分布和发散角 | 第31-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6页 |
第三章 镍铬合金毛细管二氧化锗ATR空芯光纤的制备 | 第36-46页 |
3.1 金属毛细结构管材料与实验主要试剂 | 第36-37页 |
3.2 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 | 第37页 |
3.3 样品制作 | 第37-38页 |
3.4 测试表征手段 | 第38-39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39-45页 |
3.5.1 金属毛细结构管材料的热氧化性分析 | 第39-40页 |
3.5.2 镍铬合金空芯光纤的吸收谱及直线传输性能 | 第40-41页 |
3.5.3 光纤样品的弯曲传输性能 | 第41-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金属毛细管二氧化锗ATR空芯光纤传输激光的热效应分析 | 第46-62页 |
4.1 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 | 第46-47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8-60页 |
4.3.1 金属毛细管ATR空芯光纤纤体温度分布的理论模型 | 第48-51页 |
4.3.2 光纤样品计入耦合损耗的直线传输性能 | 第51-52页 |
4.3.3 光线样品的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温度分布分析 | 第52-56页 |
4.3.4 实际应用中金属毛细管二氧化锗空芯光纤传输激光的安全功率评估 | 第56-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6页 |
5.1 结论 | 第62-63页 |
5.2 未来研究方向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