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的渗透和实践探究——以福州市为例 |
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内容 | 第9页 | · 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模式 | 第9页 | ·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探究 | 第9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第9-12页 | 2 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 环境教育的概念 | 第12页 | · 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 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12-14页 | · 国内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14-18页 | 3 福州市高中地理渗透环境教育的现状 | 第18-24页 | · 福州高中地理环境教育教师的现状调查分析 | 第18-20页 | · 福州市高中学生的环境意识调查分析 | 第20-24页 | 4 高中地理教材中环境教育的内在分析 | 第24-30页 | · 高中地理关于环境教育的课程标准 | 第24页 | · 高中地理教材中关于环境问题的分类 | 第24-30页 | · 温室效应加剧 | 第24-25页 | · 臭氧层空洞 | 第25页 | ·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 第25-26页 | · 大气污染 | 第26页 | · 淡水污染 | 第26页 | · 固体废弃物污染 | 第26-27页 | · 噪声污染 | 第27页 | ·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土地污染现象 | 第27-28页 | · 生物多样性减少 | 第28-30页 | 5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 第30-36页 | ·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方法 | 第30-33页 | · 讲授法 | 第30页 | · 实验法 | 第30页 | · 野外观察法 | 第30-31页 | · 模拟法 | 第31页 | · 游戏法 | 第31页 | · 快速联想法 | 第31页 | · 问题解决法 | 第31-32页 | · 探究性学习法——环境教育的重要方法 | 第32-33页 | ·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策略 | 第33-36页 | · 整合学生实际认知中的环境经历,增加环境教育的吸引力 | 第33-34页 | · 设置探究性环境问题,增强环境问题教学的开放性 | 第34页 | · 进行多样的课外环境教育活动,树立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 | 第34-36页 | 6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探究 | 第36-46页 | ·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野外实践探究 | 第36-38页 | · 关于温室效应的环境教育实践案例 | 第36-38页 | · 关于野外实践探究的评价反思 | 第38页 | ·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课堂实践探究 | 第38-41页 | · 噪声污染教学探究案例 | 第38-41页 | · 关于课堂探究实践的评价反思 | 第41页 | · 运用游戏法和快速联想法进行环境教育的实践探究 | 第41-46页 | · 环保·生活·可持续教学探究案例 | 第41-43页 | · 环保·生活·可持续探究活动的评价反思 | 第43-46页 | 7 结论 | 第46-48页 | · 基本结论 | 第46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46页 |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46-48页 | 附件1 | 第48-50页 | 附件2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第54-56页 | 个人简历 | 第56-62页 | 致谢 | 第62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