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 室内主要污染性气体及危害 | 第11页 |
· 室内主要污染性气体的处理方法 | 第11-12页 |
· TiO_2光催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 第12页 |
· TiO_2光催化降解气体基本机理 | 第12-13页 |
· TiO_2光催化剂应用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 TIO_2光催化活性的提高途径 | 第14-15页 |
· 金属离子掺杂 | 第14页 |
· 非金属离子掺杂 | 第14-15页 |
· 表面光敏化 | 第15页 |
· TIO_2薄膜制备方法 | 第15页 |
· 溅射镀膜法 | 第15页 |
·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 第15页 |
· 溶胶-凝胶法 | 第15页 |
· 光催化剂在气相反应中的失活 | 第15-16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16-18页 |
第2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18-29页 |
· TIO_2薄膜的制备 | 第18-23页 |
· 制备方法的选择 | 第18-19页 |
2.1.2 溶胶-凝胶法制备 TiO_2薄膜的机理 | 第19-20页 |
· 实验设备及化学试剂 | 第20-21页 |
· 制备步骤 | 第21-23页 |
· TIO_2光催化剂的表征 | 第23-24页 |
2.2.1 UV-Vis 吸收光谱分析 | 第23页 |
2.2.2 SEM 测定 | 第23页 |
2.2.3 XRD 测定 | 第23-24页 |
2.2.4 EDS 测定 | 第24页 |
· 环境测试舱的制备 | 第24页 |
· 舱内污染物浓度的测定 | 第24-28页 |
· 甲醛浓度的测定 | 第24-26页 |
· 氨气浓度的测定 | 第26-28页 |
· 苯的测定方法 | 第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TIO_2薄膜制备工艺的优化设计及表征 | 第29-35页 |
3.1 纯 TIO_2薄膜制备工艺的优化设计 | 第29-32页 |
· 理论依据 | 第29-30页 |
· 正交试验 | 第30页 |
· 正交表 | 第30-31页 |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31-32页 |
· TIO_2光催化剂表征结果 | 第32-34页 |
3.2.1 TiO_2薄膜的 UV-Vis 吸收光谱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3.2.2 SEM 测定结果 | 第33页 |
3.2.3 XRD 测定结果 | 第33页 |
3.2.4 EDS 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TIO_2薄膜对典型室内污染气体的光催化效果 | 第35-46页 |
· TIO_2薄膜对各单一气体的降解 | 第35-38页 |
4.1.1 纯 TiO_2薄膜对单一气体的降解效果 | 第35-36页 |
4.1.2 纯 TiO_2薄膜降解单一气体动力学分析 | 第36-38页 |
4.2 掺铁 TIO_2薄膜的光催化性能 | 第38-45页 |
4.2.1 掺铁 TiO_2薄膜对单一气体的降解效果 | 第38-42页 |
4.2.2 掺铁 TiO_2薄膜对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组分的降解效果 | 第42-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TIO_2薄膜的失活与再生 | 第46-58页 |
· TIO_2薄膜的失活 | 第46-49页 |
· TIO_2薄膜的再生 | 第49-56页 |
5.2.1 化学清洗对 TiO_2薄膜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9-52页 |
5.2.2 紫外照射对 TiO_2薄膜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52-54页 |
5.2.3 温度对 TiO_2薄膜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54-56页 |
· 三种再生方法效果比较 | 第56页 |
· TIO_2薄膜的稳定性研究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