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
页 |
ABSTRACT | 第5-10
页 |
序言 | 第10-18
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10-11
页 |
(二)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
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1-15
页 |
·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4
页 |
·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4-15
页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7
页 |
· 研究思路 | 第15-16
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
页 |
(五) 创新之处 | 第17-18
页 |
一、“右文”政策为图书出版业和教育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 第18-36
页 |
(一) “右文”政策 | 第18-27
页 |
· 重用文人,引领天下人读书修文 | 第18-19
页 |
· 尊孔崇儒,重整封建伦理纲常秩序 | 第19-20
页 |
· 重视科举选士,诱使读书人求书苦读 | 第20-22
页 |
· 重视佛、道,提倡儒、佛、道融合,促使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 第22-24
页 |
· 积极兴办学校教育 | 第24-25
页 |
· 创立学田制,以稳定学校的教育经费 | 第25-27
页 |
(二) 图书出版业 | 第27-36
页 |
· 对图书出版权的保护 | 第27-28
页 |
· 图书出版业发展情况 | 第28-35
页 |
· 雕印业的地域分布 | 第35-36
页 |
二、教育为图书出版业的繁荣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 第36-50
页 |
(一) 科技教育实现出版业技术的进步与普及 | 第36-40
页 |
· 发达的科技教育 | 第36-37
页 |
· 图书印刷技术的进步与普及 | 第37-40
页 |
(二) 各级教育对图书的巨大需求 | 第40-45
页 |
· 官学对藏书与教材之需 | 第41
页 |
· 书院对藏书之需 | 第41-42
页 |
· 社会教育设施对藏书之需 | 第42-44
页 |
· 活跃的学术思想和广泛的读者层需要图书出版业的支撑 | 第44-45
页 |
(三) 教育机构直接参与图书出版 | 第45-50
页 |
· 官学 | 第45-47
页 |
· 书院 | 第47-48
页 |
· 私学 | 第48-49
页 |
· 社会教育机构 | 第49-50
页 |
三、宋代图书出版业为教育的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 第50-53
页 |
(一) 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图书资源 | 第50-51
页 |
(二) 书院藏书日趋丰富,极大促进书院的教学和科研 | 第51-52
页 |
(三) 积极推动文化传播和社会教化 | 第52
页 |
(四) 补充学校的经费来源 | 第52-53
页 |
四、宋代与教育与图书出版业偕进的特点及启示 | 第53-57
页 |
(一) 特点 | 第53-55
页 |
· 始终与政治和社会的需要保持高度的一致 | 第53-54
页 |
· 为图书出版业提供宽松的政策保障,鼓励民间积极参与 | 第54
页 |
· 不仅关注儒学,还涉猎社会百科 | 第54-55
页 |
· 照顾到各个社会阶层和年龄阶层读者的需求 | 第55
页 |
(二) 启示 | 第55-57
页 |
五、参考文献 | 第57-60
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