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2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 文献法 | 第13页 |
(二) 问卷法 | 第13页 |
(三) 数据分析法 | 第13-14页 |
五、论文框架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34页 |
一、二语学习动机的定义和分类 | 第15-19页 |
(一) 二语学习动机的定义 | 第15-16页 |
(二) 二语学习动机的分类 | 第16-19页 |
二、二语学习动机的国内外研究 | 第19-28页 |
(一) 二语学习动机的国外研究综述 | 第19-25页 |
(二) 外语学习动机的国内研究综述 | 第25-28页 |
三、外语阅读动机的国内外研究 | 第28-34页 |
(一) 外语阅读动机的国外研究综述 | 第28-31页 |
(二) 英语阅读动机的国内研究综述 | 第31-34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34-37页 |
一、期望—价值理论 | 第34-35页 |
二、目标理论 | 第35-36页 |
三、归因理论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37-43页 |
一、研究问题 | 第37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37-38页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 第38-40页 |
(一) 问卷调查法和调查问卷的研制 | 第38-40页 |
(二) SPSS社会学数据统计软件 | 第40页 |
四、研究过程 | 第40-43页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第43-57页 |
一、高中生的英语阅读动机调查问卷信效度分析 | 第43-46页 |
(一) 调查问卷前测的信效度分析 | 第43-44页 |
(二) 调查问卷正式测试的信效度分析 | 第44-46页 |
二、高中生英语阅读动机总体情况分析 | 第46-50页 |
(一) 高中生英语阅读动机总体情况分析 | 第46-47页 |
(二) 高中生英语阅读动机各个维度指标分析 | 第47-48页 |
(三) 性别不同的高中生英语阅读动机的差异 | 第48-49页 |
(四) 每周课外阅读时间量不同的高中生英语阅读动机的差异 | 第49-50页 |
三、高中生英语阅读成绩分析 | 第50-52页 |
(一) 高中生英语阅读成绩的整体分析 | 第50-51页 |
(二) 性别不同的高中生英语阅读成绩的差异分析 | 第51页 |
(三) 课外英语阅读时间量不同的高中生英语阅读成绩的差异分析 | 第51-52页 |
四、高中生英语阅读动机与阅读成绩的相关性和回归分析 | 第52-57页 |
(一) 高中生的英语阅读成绩与其英语阅读动机的相关性分析 | 第53-54页 |
(二) 高中生的英语阅读成绩与英语阅读动机的回归分析 | 第54-5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第57-62页 |
一、主要发现 | 第57-58页 |
(一) 高中生英语阅读动机现状 | 第57页 |
(二) 高中生英语阅读成绩现状 | 第57-58页 |
(三) 高中生英语阅读动机与阅读成绩的相关性和回归分析 | 第58页 |
二、局限性与不足 | 第58-59页 |
三、研究启示 | 第59-62页 |
(一)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 第59页 |
(二) 培养学生积极阅读的心理,扫除心理障碍,让学生“乐读” | 第59-60页 |
(三) 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扩充学生知识背景,让学生“广读”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附录 | 第67-90页 |
附录1 | 第67-69页 |
附录2 | 第69-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0-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