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3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23页 |
· 人口老龄化提速,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效应渐显 | 第14-17页 |
· 中国人口总量增长趋势逆转与人口年龄结构质变 | 第17-19页 |
·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与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消失 | 第19-21页 |
· 未富先老与加速人口老龄化 | 第21-23页 |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23-28页 |
· 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 第23-24页 |
· 对劳动力年龄结构的影响 | 第24页 |
· 对劳动力参与度的影响 | 第24-26页 |
· 文献评述 | 第26-28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8-30页 |
· 研究目的 | 第28-29页 |
· 研究意义 | 第29-30页 |
· 研究设计 | 第30-31页 |
·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30-31页 |
· 研究方法 | 第31页 |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31-33页 |
· 可能的创新 | 第31页 |
·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31-33页 |
第二章 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中国劳动力供给现状 | 第33-52页 |
· 中国人口变化的背景与现实 | 第33-36页 |
· 人口总量增长的变化 | 第33-34页 |
·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迅速下降,预期寿命延长 | 第34-35页 |
· 人口老龄化程度迅速提高 | 第35-36页 |
·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 第36-40页 |
· 老龄人口规模化与快速老龄化 | 第36-38页 |
· 老年人口高龄化 | 第38-39页 |
· 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 | 第39页 |
· 老龄化程度地区差异大,人口流动导致区域间老龄化变化差别明显 | 第39-40页 |
·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分析 | 第40-45页 |
· 直接影响因素:生育率和死亡率的下降 | 第41-43页 |
· 间接影响因素: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人口惯性等因素 | 第43-45页 |
· 中国劳动力供给的现状:劳动力供给量、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 | 第45-52页 |
· 劳动力供给量不断增加与增幅减小 | 第46-47页 |
· 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动与“人口红利”的消失 | 第47-48页 |
· 老年人口比例上升与人口抚养比变化 | 第48-49页 |
· 劳动力参与率高位下行,老年人口参与率低于发达国家 | 第49-52页 |
第三章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 第52-80页 |
· 理论基础 | 第52页 |
· 劳动力供给预测方法 | 第52页 |
· 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动趋势 | 第52-57页 |
· 劳动年龄人口预测 | 第52-54页 |
· 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及结构变动 | 第54-57页 |
· 劳动力参与率 | 第57-74页 |
· 分年龄别的劳动参与率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 | 第57-60页 |
· 劳动参与率预测模型 | 第60-61页 |
· 数据来源与整理 | 第61-62页 |
· 模型回归主要结果 | 第62-68页 |
· 单纯“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效应”下未来中国劳动参与率预测(方案一) | 第68-69页 |
· 考察退休年龄延迟下分年龄、分性别特定年龄组(50-64岁)的劳动参与率变动趋势讨论(方案二) | 第69-72页 |
· 再讨论:劳动参与率的城乡差异与城镇化 | 第72-74页 |
· 劳动力供给量的预测 | 第74-80页 |
· 方案一(仅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效应)下的劳动力供给量预测 | 第74-75页 |
· 方案二(基于劳动参与模式预测模型,考虑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下劳动力供给量预测 | 第75-76页 |
· 方案三(保持现行退休年龄政策)劳动力供给量预测 | 第76页 |
· 方案二、三下劳动力供给情况的预测结果分析 | 第76-80页 |
第四章 结论、再分析与政策建议 | 第80-86页 |
· 研究结论与再分析 | 第80-81页 |
· 关于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参与率影响的研究结论 | 第80页 |
· 关于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量影响的研究结论 | 第80-81页 |
· 再分析 | 第81-83页 |
· 政策建议 | 第83-86页 |
· 提高劳动参与率 | 第83-84页 |
· 改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供给的质量 | 第84-85页 |
· 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结合实际延迟退休 | 第85-86页 |
附表 | 第86-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