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文化冲突与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
页 | Abstract | 第6-9
页 | 一、绪论 | 第9-13
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9
页 | (二)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第9-10
页 | (三)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1
页 | (四) 论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1-13
页 | 二、高校师生文化冲突内涵及效应分析 | 第13-23
页 | (一) 文化与文化冲突 | 第13-16
页 | 1、文化 | 第13-14
页 | 2、文化冲突 | 第14-15
页 | 3、价值冲突:文化冲突的根源 | 第15-16
页 | (二) 高校师生文化冲突 | 第16-17
页 | (三) 高校师生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 | 第17-23
页 | 1、高校师生文化冲突的正面效应 | 第18-21
页 | 2、高校师生文化冲突的负面效应 | 第21-23
页 | 三、当前高校师生文化冲突的类型与呈现特征 | 第23-29
页 | (一) 高校师生文化冲突的类型 | 第23-24
页 | (二) 高校师生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 | 第24-27
页 | 1、潜在型 | 第24-25
页 | 2、逃避型 | 第25
页 | 3、冷战型 | 第25-26
页 | 4、暴力型 | 第26
页 | 5、决裂型 | 第26-27
页 | (三) 高校师生文化冲突的表现特点 | 第27-29
页 | 1、多发性 | 第27
页 | 2、对抗性 | 第27-28
页 | 3、激烈性 | 第28-29
页 | 四、高校师生文化冲突的成因分析 | 第29-39
页 | (一) 价值观层面 | 第29-32
页 | 1、教师主流价值观与学生多元价值观的冲突 | 第29-30
页 | 2、社会化价值责任与个人化价值责任的冲突 | 第30
页 | 3、传统价值评价与后现代价值评价的冲突 | 第30-31
页 | 4、传统权威主义价值取向与平等自由价值取向的冲突 | 第31-32
页 | (二) 行为方式层面 | 第32-34
页 | 1、语言代沟引发的师生文化冲突 | 第32-33
页 | 2、非语言符号带来的师生文化冲突 | 第33
页 | 3、师生沟通不力 | 第33-34
页 | (三) 学校教育管理层面 | 第34-37
页 | 1、学校文化管理体制不成熟 | 第34-35
页 | 2、教学管理存在问题 | 第35-36
页 | 3、教师的素质管理问题 | 第36-37
页 | (四) 家庭因素导致的师生心理特征差异 | 第37-39
页 | 五、化解文化冲突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 | 第39-45
页 | (一) 更新观念,树立新型的师生观 | 第39-40
页 | (二) 民主对待学生,实现平等对话 | 第40-41
页 | (三) 重塑教师权威,尊重学生个性 | 第41-42
页 | (四) 增进师生沟通,达成师生文化整合 | 第42-43
页 | (五)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师生行为 | 第43-45
页 | 总结 | 第45-46
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
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8-49
页 | 致谢 | 第49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