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连作障碍及其危害 | 第8-11页 |
· 病害 | 第9页 |
· 土壤化学性状 | 第9-10页 |
· 土壤微生物及酶的生化特性 | 第10-11页 |
· 轮作下的土壤化学及生物学性状的变化 | 第11-15页 |
· 轮作对土壤化学性状和病害的影响 | 第12-13页 |
· 轮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13页 |
· 轮作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与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第13-15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 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7-20页 |
· 试验设计 | 第17-18页 |
· 试验地点 | 第17页 |
· 供试材料 | 第17页 |
· 试验设计 | 第17-18页 |
·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8-19页 |
· 土样的采集 | 第18页 |
· 土壤指标的测定 | 第18-19页 |
· 数据分析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砂田不同连作年限枯萎病发病成因及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化学性状的影响 | 第20-26页 |
· 连作对压砂瓜枯萎病的影响 | 第20-21页 |
· 连作对压砂瓜枯萎病病情指数的影响 | 第20页 |
· 连作对镰刀菌数量的影响 | 第20-21页 |
· 连作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 第21-22页 |
· 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第22页 |
· 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第22-23页 |
· 连作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呼吸强度的影响 | 第23-24页 |
· 连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24-25页 |
· 连作对压砂瓜产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第四章 不同轮作模式对砂田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化学性状的影响 | 第26-42页 |
· 不同轮作模式对砂田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 第26-27页 |
· 不同轮作模式对砂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第27页 |
· 不同轮作模式对砂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第27-28页 |
· 不同轮作模式对砂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呼吸强度的影响 | 第28-30页 |
· 不同种植模式对砂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30-32页 |
· 不同轮作模式对连作微生物区系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第32-35页 |
· 碳源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 | 第32-33页 |
· 轮作砂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碳源的类型 | 第33-34页 |
· 轮作砂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指数 | 第34-35页 |
· 不同轮作模式对砂田西瓜枯萎病病害的影响 | 第35-36页 |
· 不同轮作模式对砂田西瓜枯萎病病情指数的影响 | 第35页 |
· 不同轮作模式对引起砂田西瓜枯萎病镰刀菌数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 不同轮作模式对砂田西瓜产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 不同砂田轮作模式下各土壤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37-42页 |
· 土壤微生物学性状与土壤化学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7-38页 |
· 土壤化学学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8页 |
· 土壤微生物学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8-39页 |
· 土壤微生物学性状与化学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第39-41页 |
· 轮作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的差异与土壤环境因子相互关系 | 第41-42页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2-46页 |
· 讨论 | 第42-43页 |
· 砂田连作和轮作对西瓜病害和产量影响的探讨 | 第42页 |
· 砂田连作和轮作对土壤化学性状影响的探讨 | 第42-43页 |
· 砂田连作和轮作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群落功能多样性影响的探讨 | 第43页 |
· 结论 | 第43-45页 |
· 砂田连作和轮作对西瓜病害和产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 砂田连作和轮作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 第44页 |
· 砂田连作和轮作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第44页 |
· 砂田连作和轮作模式下土壤各性状指标见的相关性分析 | 第44-45页 |
· 研究与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