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 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 基于压电材料的振动能量回收技术 | 第13-17页 |
· 压电驱动技术与液压技术在振动控制领域中的应用 | 第17-20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压电馈能式半主动液压阻尼器原理与建模 | 第21-37页 |
· 压电馈能式半主动液压阻尼器原理 | 第21-22页 |
· 实现方案与能量分析 | 第22-27页 |
· 实现方案分析 | 第22-23页 |
· 能耗与发电量的关系分析 | 第23-27页 |
· 阻尼阀形式的选择与分析 | 第27-32页 |
· 常用流体阻尼结构的形式及其机理 | 第27-31页 |
· 压电液压阻尼器阻尼阀形式选择及其阻尼力计算 | 第31-32页 |
· 压电液压作动器 | 第32-35页 |
· 压电驱动原理 | 第33-34页 |
· 压电液压作动器原理与建模 | 第34-35页 |
· 压电液压阻尼器建模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压电液压阻尼器仿真研究及其控制算法实现 | 第37-53页 |
· AMESim 仿真环境 | 第37-38页 |
· 压电液压作动器的 AMESim 建模与仿真 | 第38-43页 |
· 压电液压作动器的 AMESim 模型与响应特性 | 第39-40页 |
· 压电叠堆长度、面积对压电液压作动器的输出位移的影响 | 第40-41页 |
· 驱动叠堆长度、面积对压电液压作动器最大驱动力的影响 | 第41-43页 |
· 压电液压阻尼器减振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 第43-48页 |
· 控制系统设计 | 第43-44页 |
· 振动控制系统的 AMESim 建模 | 第44-45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 振动控制系统控制算法的实现 | 第48-52页 |
· 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案 | 第49-50页 |
· 面向 DSP 的 simulink 算法模型的建立 | 第50-51页 |
· 控制算法的 DSP 代码自动生成与下载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压电发电单元及其输出特性 | 第53-65页 |
· 压电能量回收基本理论 | 第53-55页 |
· 压电材料与压电效应 | 第53-54页 |
· 压电方程及相关参数 | 第54-55页 |
· 压电发电单元的理论建模 | 第55-56页 |
· 压电发电单元的电压输出特性分析 | 第56-60页 |
· 两振子直接串/并联下的压电发电单元输出特性 | 第57-58页 |
· 两振子分别整流再串/并联下的压电发电单元输出特性 | 第58-60页 |
· 试验测试 | 第60-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5章 电能提取与存储单元设计及试验 | 第65-83页 |
· 同步开关能量回收(SSHI)技术 | 第65-70页 |
· SSHI 技术原理 | 第65-66页 |
· SSHI 电荷转移过程的数学描述 | 第66-69页 |
· SSHI 系统的输出 | 第69-70页 |
· 基于 SSHI 技术的电能提取与存储单元硬件系统设计 | 第70-75页 |
· 电能提取与存储单元的实现 | 第70-71页 |
· 开关控制模块的实现 | 第71-75页 |
· 软件系统设计 | 第75-76页 |
· 开发调试环境简介 | 第75-76页 |
· 程序设计 | 第76页 |
· 电能提取与存储单元的试验测试 | 第76-81页 |
· 试验系统的搭建 | 第76-78页 |
· 实验系统的调试与结果分析 | 第78-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 结论 | 第83-84页 |
· 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附录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