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1 前言 | 第8-13页 |
2 本文所做工作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3 实验部分 | 第15-24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15-16页 |
· 配体的合成 | 第16-18页 |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18-21页 |
· 单晶结构解析 | 第21-24页 |
4 结果与讨论 | 第24-62页 |
· 配合物1[Zn(dafo)_2(H_2O)_2](NO_3)_2的结果与讨论 | 第25-28页 |
· 配合物2[Y(bpy)_2](NO_3)_3的结果与讨论 | 第28-29页 |
· 配合物3[Ni(Hsal)_2(Py)_2]_n的结果与讨论 | 第29-32页 |
· 配合物4[Zn(4,4’-bpy)(CH_3COO)(NO_3)]_n的结果与讨论 | 第32-34页 |
· 配合物5[Cu(C_6H_4NO_2)_2(H_2O)]_n的结果与讨论 | 第34-37页 |
· 配合物6[Ni(C_(11)H_9O_2N_3)_2 SO_4](H_2O)_6的结果与讨论 | 第37-41页 |
· 配合物7[Pb(C_(12)H_9N_4O_3)(CH_3COO)]的结果与讨论 | 第41-43页 |
· 配合物8[Cu_2(C_(12)H_9N_4O)_2(Cl)_2(H_2O)_6]_n的结果与讨论 | 第43-50页 |
· 配合物9[Y(HL)_4(H_2O)_4].(NO_3~-)_3.(CH_3OH)_6的结果与讨论 | 第50-53页 |
· 配合物10[Ni(L)_2(Py)_2](H_2O)_2的结果与讨论 | 第53-57页 |
· 氮磷硫杂环的合成 | 第57-62页 |
· 五元磷杂环合成:LR与含两个氨基的底物反应 | 第57-5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8-59页 |
· 配合物11[Ni(C_8H_(10)PS_2)_2]的结果与讨论 | 第59-62页 |
5 结论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 硕士期间所发表的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