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贸易对双方GDP增长贡献度的分析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
页 | Abstract | 第6-9
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5
页 | ·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第9
页 | · 贸易效益与贸易效果理论 | 第9-12
页 | · 贸易的静态利益 | 第10-11
页 | · 贸易的动态利益 | 第11-12
页 | · 相关实证研究 | 第12-13
页 | · 写作安排及创新点 | 第13-15
页 | 第2章 中日贸易对双方GDP增长贡献度的计量分析 | 第15-31
页 | · 理论基础及解释 | 第15-16
页 | ·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16-25
页 | · 数据描述及特征 | 第16-20
页 | · 相关性分析 | 第20-21
页 | · 回归分析 | 第21-25
页 | · 相关指标的定量分析 | 第25-31
页 | · 中国对日出口、进口和进出口总额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系数 | 第25-26
页 | · 日本对华出口、进口和进出口总额对日本GDP增长的贡献系数 | 第26-28
页 | · 中日进出口依存度及相互依存度 | 第28-31
页 | 第3章 中日贸易对双方GDP增长贡献度的阶段性分析 | 第31-37
页 | · 中日贸易对双方GDP增长贡献的阶段及特征 | 第31-34
页 | · 中日两国贸易对双方GDP增长无稳定贡献阶段 | 第31-32
页 | · 中日两国贸易对双方GDP增长由无稳定贡献向稳定贡献过渡阶段 | 第32-33
页 | · 中日两国贸易对双方GDP增长有稳定贡献阶段 | 第33-34
页 | · 阶段性特征的原因分析 | 第34-37
页 | · 1980-1984年中日贸易持续高涨的原因 | 第34
页 | · 1985-1990 年中日贸易暂时受挫的原因 | 第34-35
页 | · 1991 年后中日贸易稳步上升的原因 | 第35-36
页 | · 1997 年后中日稳定经济依赖关系形成的原因 | 第36-37
页 | 第4章 对策建议 | 第37-41
页 | · 加强政治交流,克服两国经贸往来的政治障碍 | 第37
页 | · 发挥各自优势,实现经济发展的动态互补 | 第37-38
页 | · 加强技术交流,转变中国增长方式 | 第38-39
页 | · 促进要素流动,实现经贸一体化 | 第39
页 | · 完善区域性经济机构,构建东亚新秩序 | 第39-41
页 | 结论 | 第41-43
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
页 | 附录 | 第45-51
页 | 致谢 | 第5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