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全站论文库
硕士博士论文库
普通期刊论文库
分类:
教育论文网
→政治法律论文→
法律论文
→
中国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
论文目录
摘要
第1-6 页
Abstract
第6-10 页
绪论
第10-11 页
第1章 刑事和解制度概述
第11-17 页
· 刑事和解制度内涵之分析
第11-12 页
· 刑事和解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第12-14 页
· 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14-17 页
· 平衡理论
第15 页
· 叙说理论
第15-16 页
· 恢复正义理论
第16-17 页
第2章 西方刑事和解制度模式之考察与借鉴
第17-26 页
· 西方刑事和解制度的实践经验
第17-19 页
· 新西兰的家庭群体会议
第17-18 页
· 英国的刑事和解制度
第18 页
· 法国的"和解普遍化"运动
第18-19 页
· 德国的刑事和解制度
第19 页
· 西方刑事和解制度的实践模式
第19-21 页
· 社区调停模式(community model)
第20 页
· 转处模式(diversion model)
第20 页
· 替代模式(alternative model)
第20-21 页
· 司法模式(justice model)
第21 页
· 教会模式(Chuech model)
第21 页
· 西方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分析
第21-26 页
· 社会功能
第21-23 页
· 诉讼功能
第23-26 页
第3章 我国确立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第26-35 页
·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实践现状考量及反思
第26-29 页
·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研究
第26-27 页
·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实践现状考量
第27-28 页
· 我国刑事和解实践现状的反思
第28-29 页
· 我国确立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第29-31 页
· 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需要
第29-30 页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第30 页
· 及时解决纠纷、提高诉讼效率的需要
第30 页
· 加强国家与社会对被害人保障的需要
第30-31 页
· 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第31 页
· 我国确立刑事和解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第31-35 页
· 思想文化基础
第31-32 页
· 刑事政策基础
第32-33 页
· 法律基础
第33-34 页
· 实践基础
第34-35 页
第4章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运行模式
第35-45 页
·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运行模式之定位
第35-36 页
·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之运行模式
第36-45 页
· 刑事和解制度适用的原则
第36-38 页
· 刑事和解制度适用的条件
第38 页
· 刑事和解制度适用的案件范围
第38-41 页
· 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阶段
第41 页
· 刑事和解制度的主持人及参加人
第41-45 页
第5章 我国刑事和解运行程序之设置
第45-52 页
· 刑事和解程序的启动
第45 页
· 刑事和解的步骤与方式
第45-47 页
· 和解的准备
第45-46 页
· 和解的进行
第46 页
· 和解协议的审查与确认
第46-47 页
· 刑事和解的期限
第47 页
· 刑事和解协议
第47-48 页
· 刑事和解协议的内容
第47-48 页
· 刑事和解协议的效力
第48 页
· 刑事和解协议的履行
第48 页
· 救济途径
第48 页
· 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第48-49 页
· 刑事和解后的结案方式
第49-51 页
· 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或免予刑事处罚
第49-51 页
· 从轻、减轻刑事处罚
第51 页
· 刑事和解的监督机制
第51-52 页
结论
第52-53 页
参考文献
第53-55 页
致谢
第55页
本篇论文共
55
页,
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
更多论文
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
论知识产权人诉权滥用及法律规制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研究
公诉裁量权问题研究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研究
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问题研究
我国民事上诉审制度研究
论丹纳艺术社会学理论
论冯友兰的艺术与美学观
功能翻译理论与儿童文学翻译
功能理论关照下的文学翻译
由“理想读者”而“消费者”:消费
文学发展中的雅俗关系
处在十字路口的小说家--论洛奇写作
论《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叙事技巧
《圣经》故事的空间解读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米格尔大街
寻找和谐的家园--用生态女性主义分
父亲掌中的“双性同体”--伍尔夫的
现代版的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浪漫史
成长中的话语权利分析--解读马克·
《整月都是礼拜天》与《红字》的互
自然主义——奥茨小说《他们》的灵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现代主
哪里逃,无处可逃--《兔子,跑吧》
《接骨师之女》的多元文化主义解析
自由的回归--论莱辛笔下《金色笔记
论《达洛维夫人》中的双重叙事技巧
《藻海无边》中的象征艺术
心灵的颤栗--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的
童眼看世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
对人和自然的冷静思索--哈代诗歌主
论《都柏林人》景观与场景中的精神
论卡明斯诗歌中的非理性倾向
对《弗兰肯斯坦》及其作者玛丽·雪
乱世中的玫瑰--斯佳丽在抗争中的成
是种子而不是容器--狄更斯的儿童形
中古美学“风骨”论
莫言小说与后现代主义
论铁凝小说中的悲剧性
前期创造社作家思想与创作中的中国
林语堂散文中的个人主义哲学
论域外戏剧对田汉早期创作的影响
霍达悲剧意识探源
空间设计与史诗意义追寻--论路翎的
新时期女性文学及其批评中的立场问
坚守与超越--论古龙小说融贯中西的
由“80后”作品看动态词义的实现方
谢榛诗学范畴论
刘秉忠的政治思想与诗歌创作
文学叙事与人类心灵的建构
北宋骚体文学的嬗变
《小豆棚》研究
戴叔伦诗歌研究
论杜甫的侠义思想
萧梁西府文学研究
琴歌文体研究
南朝骚体文学研究
两宋之交骚体文学研究
谢元淮词学研究
唐曲子词研究
王禹偁诗歌研究
韩偓诗歌艺术特点及影响
郑文焯清空词学思想研究
范成大使金诗文研究
《夜谭随录》《聊斋志异》鬼狐形象
杨万里政治民生诗研究
杜诗与酒
陈与义诗歌研究
刑事和解制度论文
必要性和可行性论文
运行模式论文
运行程序论文
版权申明
:目录由用户
wyl00**
提供,
www.51papers.com
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
请点击这里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内搜索引擎
||
站点地图
||
在线购卡
|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