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TA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国家新鲜蔬菜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 对世界蔬菜贸易的研究 | 第9-10页 | · 对中国蔬菜贸易的研究 | 第10页 | · 对中国与东盟之间蔬菜贸易的研究 | 第10-12页 |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创新 | 第13-14页 | 2 中国与东盟国家新鲜蔬菜贸易的现状与特征 | 第14-23页 | · 中国新鲜蔬菜对外贸易的现状与特征 | 第14-16页 | · 中国新鲜蔬菜对外贸易的总量分析 | 第14-15页 | · 中国新鲜蔬菜对外贸易的市场结构分析 | 第15页 | · 中国新鲜蔬菜对外贸易的特征分析 | 第15-16页 | · 东盟国家新鲜蔬菜对外贸易的现状与特征 | 第16-19页 | · 东盟主要国家新鲜蔬菜对外贸易的总量分析 | 第17页 | · 东盟各主要国家新鲜蔬菜对外贸易的市场结构分析 | 第17-19页 | · 东盟各主要国家新鲜蔬菜对外贸易的特征分析 | 第19页 | · 中国与东盟各国新鲜蔬菜双边贸易的现状与特征 | 第19-23页 | · 双边贸易的现状分析 | 第20-22页 | · 双边贸易的特征分析 | 第22-23页 | 3 中国与东盟国家新鲜蔬菜贸易竞争性的测度 | 第23-30页 | · 贸易竞争性的界定 | 第23页 | · 贸易竞争性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3-25页 | (1) 相对贸易优势指数 | 第23-24页 | (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第24页 | (3) 贸易竞争力指数 | 第24-25页 | (4) 出口相似度指数 | 第25页 | · 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新鲜蔬菜贸易竞争性的测度 | 第25-29页 | · 贸易竞争力指数测算结果 | 第26页 | ·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结果 | 第26-27页 | · 出口相似性指数测算结果 | 第27-29页 | · 主要结论 | 第29-30页 | 4 中国与东盟国家新鲜蔬菜贸易互补性的测度 | 第30-35页 | · 贸易互补性的界定 | 第30页 | · 贸易互补性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0页 | · 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新鲜蔬菜贸易互补性的测度 | 第30-33页 | · 双方贸易互补性的简单分析 | 第30-32页 | · 贸易互补性指数测度的结果 | 第32-33页 | · 主要结论 | 第33-35页 | 5 CAFTA的建成对双边贸易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35-42页 | · CAFTA建成的背景 | 第35页 | · "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对中国与东盟国家新鲜蔬菜贸易的影响分析 | 第35-38页 | · "早期收获计划"签订的背景 | 第35页 | · "早期收获计划"中有关关税减免的相关规定 | 第35-36页 | · "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给双边的新鲜蔬菜贸易带来的的影响分析 | 第36-38页 | · CAFTA的建成对中国与东盟国家新鲜蔬菜双边贸易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38-42页 | · 静态效应 | 第38-40页 | · 动态效应 | 第40-42页 | 6 双边贸易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42-46页 | · CAFTA建成的动力来源问题 | 第43-44页 | · CAFTA区内主导权问题 | 第44页 | · CAFTA区内大国之间的利益权衡问题 | 第44-45页 | ·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东亚地区的合作模式上存在分歧 | 第45页 | · 各国民众对CAFTA建成后的相关优惠政策认识不足 | 第45-46页 | 7 提高中国新鲜蔬菜国际竞争力,加强双边贸易互补的对策建议 | 第46-49页 | · 政治上推动 | 第46页 | · 经济上合作 | 第46页 | · 开拓新的市场,优化蔬菜出口的市场结构 | 第46-47页 | · 加强技术交流 | 第47页 | · 发展特色蔬菜产品以及高附加值的加工型蔬菜产品 | 第47页 | · 加强国内的物流流通建设 | 第47页 | · 建立统一的检验检疫标准 | 第47-49页 | 8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