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视觉传达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述 | 第13-31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分析 | 第13-16页 |
一、视觉达传基本内涵及应用 | 第13-15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达方法概述 | 第16-23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征及局限性 | 第16-18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视觉传达方法的关系 | 第18-19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达方法含义及特点 | 第19-21页 |
四、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达方法的功能 | 第21-23页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达方法实践案例——以宣传海报为例 | 第23-31页 |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主题宣传海报(1949——1965) | 第23-26页 |
二、新中国建设时期的主题宣传海报(1966——1976) | 第26-27页 |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主题宣传海报(1978—2012) | 第27-29页 |
四、十八大以来的主题宣传海报(2013—2015)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达方法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 | 第31-37页 |
第一节 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达方法的必要性 | 第31-33页 |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 第31-32页 |
二、符合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 第32页 |
三、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变化 | 第32-33页 |
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 第33页 |
第二节 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达方法的理论依据 | 第33-37页 |
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 第33-34页 |
二、视觉传达设计理论 | 第34-35页 |
三、心理学理论 | 第35页 |
四、符号学理论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达方法的创新特征、实施原则及途径 | 第37-45页 |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达方法的创新特征 | 第37-38页 |
一、视觉接受直观性 | 第37页 |
二、三维实践性 | 第37-38页 |
三、具体传达性 | 第38页 |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达方法实施的原则 | 第38-40页 |
一、政治性原则 | 第38-39页 |
二、可操作性原则 | 第39页 |
三、大众化原则 | 第39-40页 |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觉传达方法的实施途径 | 第40-45页 |
一、校园视觉文化的构建 | 第40-41页 |
二、教室视觉环境的布置 | 第41-43页 |
三、寝室视觉布置的要求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