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中美情境中礼貌概念的文化个性研究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文学论文→语言学论文语言理论与方法论论文语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论文
中美情境中礼貌概念的文化个性研究
论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第1-6 页
Abstract第6-9 页
Contents第9-12 页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第12-18 页
  · Setting the scene第12-13 页
  · Research questions and hypotheses第13-16 页
  ·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第16-18 页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第18-32 页
  · Contemporary research on Politeness第18-19 页
  · Previous proposals of universal politeness rules第19-27 页
    · 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al第19-20 页
    · Critique of Grice's CP and CI第20 页
    · Universal theories of politeness: post-Gfice第20-27 页
      · R.Lakoff's rules of politeness第20-21 页
      · Critique of R.Lakoff's politeness rules第21-22 页
      · Leech's Maxims of Politeness第22-23 页
      · Critique of Leech's maxims第23-24 页
      · Brown & Levinson's Politeness Strategies第24-26 页
      · Concluding remarks第26-27 页
  · Culture-Specific view on politeness第27-32 页
    · The modem proposal of politeness by Gu Yueguo第27-32 页
      · The Self-denigration Maxim and 'modesty'第28-29 页
      · The Address Maxim and 'respectful'第29-30 页
      · The Generosity and Tact maxim with 'attitudinal warmth'第30-31 页
      · Conclusion第31-32 页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第32-36 页
  · Overview of the design of the study第32-33 页
  · Procedures第33-36 页
    · Selection of subjects第33 页
    · Apparatus第33-34 页
    · Remarks on the data collection第34-36 页
Chapter Four Data analysis第36-49 页
  · Introduction第36 页
  · Statistical results第36-39 页
  · Correlation analysis第39-45 页
    · A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correlations between polite and the nine adjectives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study第39-41 页
    · A comparison of discernment-oriented or volition-oriented politeness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study第41-45 页
      · In the case of American English and Japanese contexts第41-44 页
      · In the case of Chinese context第44-45 页
  · A description of Chinese concept of politeness based on the study第45-47 页
    · An empirically tested support of Gu's four notions of Chinese politeness第46 页
    · A tentative model of Chinese politeness第46-47 页
  · Summary of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第47-49 页
Chapter Five Summary and Conclusion第49-62 页
  · Politeness: a heterogeneous construction第49-50 页
  · Implications for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第50-55 页
    · The significance of pragmatic competence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第50-51 页
    · Tentative sugges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ragmatic competence第51-55 页
  · Summary remarks第55-56 页
  ·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第56-58 页
  ·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第58-59 页
  · Conclusion第59-62 页
Bibliography第62-65 页
Appendix Ⅰ第65-67 页
Appendix Ⅱ第67-69 页
Appendix Ⅲ第69-70 页
Appendix Ⅳ第70-71 页

本篇论文共71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中美情境中礼貌概念的文化个性研究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河流生境评价研究
民国时期绥远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论外语学习者文化意识的培养
LD-120五辊冷轧管机管坯顶盘运行间
上海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地表水、大气
自然灾害与地方民生--以1923-1932年
上宫金矿干式充填采矿方法试验研究
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梦清园芦苇湿地根际微生物特性初步
论晚清尚侠思潮
某露天矿井工开采对边坡稳定性影响
汉英拒绝策略对比研究
20世纪70年代美国城市水污染与联邦
刘师培民族思想探析
外螺纹斜轧机轧制系建模与数值分析
语法意义在翻译中的体现
pH对苏州河底泥铅污染的影响及生物
关中北朝造像碑图像专题研究
西安市采暖季PM10污染预
形合意合与跨语言影响:中国英语学
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生态建设研究--
秦石鼓文与渔猎文化研究
市场经济条件下陕西省环保产业推动
动机对英语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
GIS技术支持下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
周代金文与祖先神崇拜研究
生物造粒流化床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
基于表面的角膜三维重建及其在临床
涉及亚纯函数微分多项式和分担值的
商周青铜觯研究
水中天然腐植酸的高锰酸钾预氧化特
Schiff碱型8-羟基喹啉衍生物及配合
饕餮纹三题:起源、功能与演变
厌氧氨氧化的实现及不同电子受体的
关于低维Leibniz代数的一些相关性质
关于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
中古房氏家族研究
铁悄用于染料废水的脱色处理试验研
低维Leibniz超代数的分类
混浊介质粒度对偏振光180°后向散射
拷问生存--个体生存意义的历史追问
分段进水A/O脱氮工艺中试研究
非超椭圆亏格3纤维化自动构群上界
一类广义度量空间的研究
论马克思哲学实践性的内涵
混合及活化脱硫剂在CFBA装置中的应
R~n中曲线论初步
具有纯正断面的正则半群
孙奇逢心性论思想研究
ω-结构与一类特殊的LF-网空间
纤维素优良降解菌的筛选分离及其特
有零点的磁薛定谔算子的特征值问题
非完整系统的有限时间切换控制及应
脉冲喷吹袋式除尘器清灰的研究
《<管子>四篇》研究
有界区域上的非线性磁薛定谔方程的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智能阀门定
液膜法吸收冶炼烟气中低浓度SO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飞儿**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