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
页 |
Abstract | 第4-8
页 |
引言 | 第8
页 |
一、政府社会管理的内涵分析 | 第8-13
页 |
1、政府社会管理的相关概念分析 | 第8-10
页 |
2、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 第10-13
页 |
二、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 第13-17
页 |
1、强化政府社会管理,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 第13-14
页 |
2、强化政府社会管理,有利于社会的安定有序 | 第14
页 |
3、强化政府社会管理,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利益均衡 | 第14-15
页 |
4、强化政府社会管理,有利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 第15-16
页 |
5、强化政府社会管理,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文明 | 第16
页 |
6、强化政府社会管理,有利于和谐文化建设,为社会和谐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第16-17
页 |
三、我国政府社会管理的现状剖析 | 第17-29
页 |
1、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取得的成就 | 第17-21
页 |
(1) 完善了政府职能体系,明确了社会管理是当前政府的重要职能 | 第17-18
页 |
(2) 重塑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的独立性增强 | 第18-20
页 |
(3) 加大了支持力度,政府对社会事业的支出不断增加 | 第20
页 |
(4) 实施了相关的社会管理政策,社会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 | 第20-21
页 |
2、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1-29
页 |
(1) 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的理念仍然惯性的存在 | 第21
页 |
(2) 政府职能界定不清,越位缺位现象严重 | 第21-22
页 |
(3) 政府社会管理方法单一 | 第22-23
页 |
(4) 政府社会管理体制不科学,缺乏合理性 | 第23-25
页 |
(5) 社会政策问题突出 | 第25-26
页 |
(6) 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社会力量弱小 | 第26-27
页 |
(7) 政府对社会事业的公共投入仍然偏低且结构不够合理 | 第27-29
页 |
四、强化我国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途径初探 | 第29-44
页 |
1、更新社会管理理念是强化政府社会管理的前提 | 第29-31
页 |
(1) 由旧式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的转变 | 第29
页 |
(2) 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社会管理型政府转变 | 第29-30
页 |
(3) 由传统公共管理向公共治理转变 | 第30-31
页 |
2、优化社会管理组织和人员结构是强化政府社会管理的基础 | 第31-32
页 |
(1) 调整社会管理组织机构,优化内部组织结构体制 | 第31-32
页 |
(2) 提高社会管理者的素质 | 第32
页 |
3、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机制是强化政府社会管理的根本 | 第32-38
页 |
(1) 建立健全利益机制,实现社会利益格局合理化 | 第33-34
页 |
(2) 建立健全矛盾化解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 第34-35
页 |
(3)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 第35-36
页 |
(4) 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确保社会公平 | 第36-37
页 |
(5)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与应急机制 | 第37-38
页 |
4、创新政府社会管理方法是强化政府社会管理的关键 | 第38-40
页 |
(1) 由专制型管理方法向民主型管理方法转变 | 第38
页 |
(2) 由管制型管理方法向服务型管理方法转变 | 第38-39
页 |
(3) 由单向型管理方法向互动型管理方法转变 | 第39
页 |
(4) 由单一型管理方法向综合型管理方法转变 | 第39-40
页 |
(5) 由强制型管理方法向引导型管理方法转变 | 第40
页 |
5、提高社会自治能力是强化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依托 | 第40-44
页 |
(1) 完善城乡基层组织 | 第40-41
页 |
(2) 大力发展社会组织 | 第41-44
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
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47
页 |
致谢 | 第4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