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23页 |
1 硫营养的重要性 | 第10-14页 |
2 植物体中硫的吸收、运输和同化 | 第14-18页 |
· 硫的吸收和运输 | 第14-15页 |
· 植物硫酸盐同化 | 第15-18页 |
3 硫同化途径中的几个关键酶 | 第18-19页 |
· ATP硫酸化酶(ATPS) | 第18页 |
· 腺嘌呤-5'-磷酸硫酸还原酶(APR) | 第18页 |
· PAPS还原酶(PAPR) | 第18-19页 |
4 硫同化作用的调控 | 第19-21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部分 材料和方法 | 第23-44页 |
1 水稻ATP硫酸化酶基因(LOC_OS04G02050)与PAPS/APS还原酶基因(LOC_OS01G15490)的克隆 | 第23-30页 |
· 材料 | 第23-24页 |
· 方法 | 第24-30页 |
· 引物设计 | 第24-25页 |
· TRIZOL法提取水稻根与叶的总RNA | 第25页 |
· RT-PCR扩增水稻根、叶Os04g02050与Os01g15490的全长 | 第25-26页 |
· 电泳 | 第26-27页 |
· 克隆片段的回收 | 第27页 |
· 连接 | 第27页 |
· 转化E.coli DH10B | 第27-28页 |
· 转化子筛选鉴定 | 第28-30页 |
· 测序与序列分析 | 第30页 |
2 OS04G02050和OS01G15490的半定量RT-PCR分析 | 第30-33页 |
· 引物 | 第30-31页 |
· 硫胁迫 | 第31-32页 |
· 硫缺乏胁迫处理 | 第31-32页 |
· 不同浓度硫胁迫处理 | 第32页 |
· 半定量RT-PCR扩增目的基因并分析在不同处理条件下表达规律 | 第32-33页 |
3 水稻OS01G15490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第33-37页 |
· 植物瞬时表达载体GFP-326大片段的获得 | 第34-35页 |
· 带有酶切位点的OS01G15490基因片段的获得 | 第35页 |
· 连接 | 第35页 |
· 转化大肠杆菌 | 第35页 |
· 重组子筛选鉴定 | 第35-36页 |
· 利用PEG在烟草叶片细胞中瞬时表达OS01G15490 | 第36-37页 |
4 水稻OS01G15490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37-44页 |
·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 实验方法 | 第37-44页 |
·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7-39页 |
· Os01g15490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39-44页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44-63页 |
1 水稻ATP硫酸化酶基因ATPS的克隆 | 第44-52页 |
· 水稻ATP硫酸化酶基因ATPS的克隆(以下简称OS04G02050) | 第44-45页 |
· 水稻ATP硫酸化酶基因测序结果分析(以下简称OS04G02050) | 第45-51页 |
· 水稻ATP硫酸化酶基因ATPS半定量RT-PCR分析(以下简称OS04G02050) | 第51-52页 |
· 硫缺乏胁迫 | 第51-52页 |
· 硫浓度胁迫 | 第52页 |
2 水稻OS01G15490基因的克隆 | 第52-59页 |
· 水稻OS01G15490基因的克隆(以下简称OS01G15490) | 第52-53页 |
· 水稻OS01G15490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 第53-58页 |
· 水稻基因OS01G15490半定量RT-PCR分析 | 第58-59页 |
· 硫缺乏胁迫 | 第58页 |
· 硫浓度胁迫 | 第58-59页 |
3 水稻OS01G15490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第59-61页 |
· 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0-61页 |
4 水稻OS01G15490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61-63页 |
· OS01G15490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1页 |
· OS01G15490基因的蛋白诱导表达 | 第61-63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63-67页 |
1 水稻的硫同化途径及调控 | 第63-65页 |
2 今后的工作重点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