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碳电极表面结构设计 | 第10-19页 |
1.2.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第10-11页 |
1.2.2 氧化石墨烯在电极表面的应用 | 第11-15页 |
1.2.3 金属有机框架在电极表面的应用 | 第15-19页 |
1.3 电化学法对嘌呤类物质的检测 | 第19-22页 |
1.3.1 嘌呤类物质在体内的转化途径 | 第19-20页 |
1.3.2 不同检测方法对嘌呤类物质检测 | 第20-21页 |
1.3.3 电化学对嘌呤类物质的检测方法 | 第21-22页 |
1.4 本论文研究思路和目的 | 第22-24页 |
2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共价修饰石墨烯氧化物的高稳定电化学分析 | 第24-43页 |
2.1 前言 | 第24-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2.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第25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2.2.3 石墨烯的合成 | 第25-26页 |
2.2.4 NH_2-MIL-101(Fe)的合成 | 第26页 |
2.2.5 NH_2-MIL-101(Fe)-ERGO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26-2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7-42页 |
2.3.1 MOFs与石墨烯的表征 | 第27-31页 |
2.3.2 修饰电极电化学还原后的性能 | 第31-33页 |
2.3.3 NH_2-MIL-101(Fe)与GO浓度探索 | 第33-34页 |
2.3.4 MOFs与石墨烯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4-35页 |
2.3.5 MOFs与石墨烯的电化学应用 | 第35-36页 |
2.3.6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扫速和溶液pH的影响 | 第36-38页 |
2.3.7 差分脉冲伏安分析法对尿酸、黄嘌呤和次黄嘌呤的选择性检测 | 第38-40页 |
2.3.8 修饰电极的其它性能研究 | 第40-41页 |
2.3.9 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41-42页 |
2.4 小结 | 第42-43页 |
3 纳米功能界面的构筑及其电化学同时检测嘌呤代谢物的应用 | 第41-52页 |
3.1 引言 | 第43-4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4页 |
3.2.2 R-MIL-101(Fe)的合成与修饰电极制备 | 第44-45页 |
3.2.3 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4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1页 |
3.3.1 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45-46页 |
3.3.2 R-MIL-101(Fe)-ERGO/GCE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对比 | 第46-48页 |
3.3.3 OH-MIL-101(Fe)-ERGO/GCE扫速和pH的影响 | 第48-49页 |
3.3.4 OH-MIL-101(Fe)-ERGO/GCE对尿酸、黄嘌呤和次黄嘌呤的选择性检测 | 第49-50页 |
3.3.5 干扰性、重现性及稳定性测定 | 第50-51页 |
3.3.6 实际样品的测定 | 第51页 |
3.4 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