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支付危机与制度改革--基于推迟退休年龄的视角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绪论 | 第8-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 第8页 | · 养老金支付危机 | 第8-9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 养老保险收支平衡的影响因素 | 第10-11页 | · 国内学者关于调整退休年龄的观点 | 第11-14页 | ·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4-15页 |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2.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支付的影响 | 第17-30页 | · 未来人口变动情况预测 | 第17-22页 | · 前提假设 | 第17页 | · 预算模型 | 第17-18页 | · 预测结论 | 第18-22页 | ·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状况 | 第22-30页 | · 全国养老保险支付费用逐年加大 | 第22-24页 | · 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逐年下降 | 第24-25页 | · 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预测 | 第25-30页 | 3.解决支付危机建议之延长退休年龄 | 第30-40页 | · 两类特殊群体概述 | 第30-31页 | · 公务员 | 第30页 | · 事业单位 | 第30-31页 | · 法定退休年龄的界定 | 第31-34页 | · 法定退休年龄 | 第32页 | · 法定退休年龄的制定依据 | 第32-34页 | · 退休年龄规定的历史沿革 | 第34-36页 | ·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 | 第34页 | · 改革开放后至今 | 第34页 | · 现行退休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36页 | · 退休年龄与养老金支付的互动关系 | 第36-40页 | · 延长退休年龄与养老保险制度的收支平衡关系 | 第36-37页 | · 延长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影响 | 第37-40页 | 4.中国延长退休年龄可行性分析 | 第40-50页 | · 个人层面的可行性 | 第40-44页 | · 人口平均寿命延长 | 第40-42页 | · 初始就业年龄推后 | 第42-43页 | · 实际劳动起始年龄后移、退休生涯延长对工作年限存在挤压效应 | 第43-44页 | · 社会层面的可行性 | 第44-48页 | · 弥补未来劳动力资源的不足 | 第44-46页 | · 对就业实际影响不大 | 第46-47页 | · 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 | 第47-48页 | · 国外实践层面的可行性 | 第48-50页 | 5.延长退休年龄的建议 | 第50-56页 | · 逐步改革和完善退休政策 | 第50-51页 | · 加大监管力度,杜绝不合理提前退休 | 第50页 | · 小步推进,逐步提高退休年龄 | 第50页 | · 推行弹性退休制度 | 第50-51页 | · 调整发展模式和就业模式 | 第51-52页 | ·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 | 第51-52页 | · 发展模式与就业模式的选择 | 第52页 | · 健全老年就业的配套设施 | 第52-54页 | · 老年人就业SWOT分析 | 第52-54页 | · 建立健全促进老年人就业的长效机制 | 第54页 | · 健全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54-56页 | 6.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致谢词 | 第62-63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