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4
页 |
ABSTRACT | 第4-7
页 |
引言 | 第7-9
页 |
第一部分 保险表见代理基本理论 | 第9-17
页 |
一、保险表见代理制度的产生 | 第9-10
页 |
二、表见代理的概念与性质 | 第10-11
页 |
三、保险表见代理制度的法律规定 | 第11-15
页 |
(一) 保险表见代理的概念 | 第11-12
页 |
(二) 《合同法》关于表见代理的规定 | 第12-13
页 |
(三) 《保险法》关于表见代理的规定 | 第13
页 |
(四) 二者的比较分析 | 第13-15
页 |
四、保险法中确立表见代理制度的意义和价值 | 第15-17
页 |
(一) 保险表见代理制度最重要的功能在于维护交易安全及善意投保人的经济利益 | 第15-16
页 |
(二) 保险表见代理的设立也有助于完善保险代理制度 | 第16
页 |
(三) 保险表见代理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维护保险市场良好秩序,促进保险业务的发展 | 第16-17
页 |
第二部分 保险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探讨 | 第17-27
页 |
一、从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看保险表见代理构成要件及其司法实践 | 第17-21
页 |
(一) 行为人无代理权 | 第17-18
页 |
(二) 须投保人有正当理由相信该无权代理人有代理权(权利外观)而与之为相关保险行为 | 第18-20
页 |
(三) 投保人善意且无过失 | 第20-21
页 |
二、对传统保险表见代理构成要件的看法 | 第21-23
页 |
三、保险表见代理构成要件探讨 | 第23-27
页 |
(一) 从保险表见代理制度的设立目的考察 | 第23
页 |
(二) 从保险人责任基础考察 | 第23-24
页 |
(三) 从保险人行为意义考察 | 第24-26
页 |
(四) 对保险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的想法 | 第26-27
页 |
第三部 份保险表见代理的表现形式及实践中的认定问题 | 第27-37
页 |
一、保险表见代理产生的现实原因 | 第27-30
页 |
(一) 保险机构代理制度实施控制机制有待完备 | 第27
页 |
(二) 保险代理人职业培训有待加强 | 第27-28
页 |
(三) 保险代理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 第28-29
页 |
(四) 保险市场有待进一步培育与发展 | 第29-30
页 |
二、保险表见代理的表现形式 | 第30-34
页 |
(一) 授权行为表象型保险表见代理 | 第30-31
页 |
(二) 授权不明型保险表见代理 | 第31-32
页 |
(三) 授权行为延续性保险表见代理 | 第32-33
页 |
(四) 代理文件管理产生保险表见代理 | 第33-34
页 |
三、保险表见代理的认定 | 第34-37
页 |
(一) 实践中认定保险表见代理的问题 | 第34-35
页 |
(二) 对几类典型行为的具体分析 | 第35-37
页 |
第四部份 保险表见代理的法律后果 | 第37-44
页 |
一、保险表见代理的法律后果 | 第37-40
页 |
(一) 保险表见代理各方之法律关系 | 第37-38
页 |
(二) 保险表见代理的法律后果 | 第38-40
页 |
二、保险表见代理的防范对策 | 第40-44
页 |
(一) 建立严格的印章管理系统 | 第40-41
页 |
(二) 建立严格的授权管理体系 | 第41
页 |
(三) 加强保险代理人职业道德教育 | 第41-42
页 |
(四) 采取法律风险防范措施,尽量减少表见代理的构成,对一些表见代理主张的提出进行积极应对 | 第42
页 |
(五) 建立代理资质审查和代理年检制度 | 第42-43
页 |
(六) 建立离职人员的告知制度 | 第43-44
页 |
结语 | 第44-45
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
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7-4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