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纳米材料 | 第10-11页 |
· 纳米材料的定义 | 第10页 |
· 纳米材料的分类 | 第10-11页 |
· 磁性纳米材料的简介 | 第11-13页 |
· α-FeOOH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 | 第13-15页 |
· 化学沉淀法 | 第13页 |
· 室温固相法 | 第13-14页 |
· 水热法 | 第14页 |
· 凝胶网格法 | 第14页 |
· 空气氧化法 | 第14-15页 |
· 溶胶凝胶法 | 第15页 |
· 微乳液法 | 第15页 |
· α-FeOOH纳米微粒的已有应用 | 第15-16页 |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α-FeOOH纳米微粒制备及其表征 | 第18-22页 |
· 纳米微粒的制备 | 第18-19页 |
· 样品的表征与分析 | 第19-21页 |
· XRD衍射谱 | 第19-20页 |
· TEM表征 | 第20-21页 |
· 磁化性质 | 第21页 |
· 结论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由α-FeOOH制备γ-Fe_2O_3纳米微粒及其表征 | 第22-32页 |
· γ-Fe_2O_3纳米微粒的制备 | 第22-24页 |
· γ-Fe_2O_3纳米微粒表征 | 第24-31页 |
· XRD衍射谱 | 第24-26页 |
· TEM表征 | 第26页 |
· 粒径分析 | 第26-27页 |
· VSM表征 | 第27-31页 |
· 结论 | 第31-32页 |
第四章 α-FeOOH胶体的制备方法 | 第32-38页 |
· 胶体制备简介 | 第32-33页 |
· α-FeOOH胶体的制备 | 第33-34页 |
· 表面处理 | 第33页 |
· Q值确定 | 第33-34页 |
· α-FeOOH胶体稳定性的改进 | 第34-36页 |
· 离心去除团聚体和大颗粒 | 第34-35页 |
· 密度的测量 | 第35-36页 |
· 结论 | 第36-38页 |
第五章 α-FeOOH胶体的磁光性质(一) | 第38-56页 |
· 实验装置 | 第38-40页 |
· 硬件装置 | 第38-39页 |
· 软件环境 | 第39-40页 |
· 磁光效应实验原理 | 第40-42页 |
· 物理机制(唯象) | 第40-41页 |
· 磁二向色性与磁双折射效应的定义 | 第41页 |
· 磁二向色性与磁双折射效应的定义表示 | 第41-42页 |
· 二向色性测量 | 第42页 |
· 双折射测量 | 第42页 |
· α-FeOOH胶体的二向色性实验 | 第42-47页 |
· α-FeOOH、CoFe_2O_4和ZnFe_2O_4胶体磁致光透射率变化 | 第44-45页 |
· 相同体积分数的α-FeOOH胶体磁致光透射率变化 | 第45-46页 |
· 不同体积分数α-FeOOH胶体在同一磁场下磁致光透射率变化 | 第46-47页 |
· α-FeOOH胶体的双折射效应实验 | 第47-48页 |
· 理论分析 | 第48-54页 |
· 结论 | 第54-56页 |
第六章 α-FeOOH胶体的磁光性质(二) | 第56-72页 |
·圆偏振光测量磁二向色性及双折射效应的原理与方法 | 第56-65页 |
· 圆偏振光特点 | 第56-57页 |
· 椭圆偏振光的特点 | 第57-60页 |
· 圆偏振光透过各向异性介质的变化 | 第60-62页 |
· 由透射光强度的角分布导出△τ和A_x/A_y | 第62-65页 |
· 双折射△n和二向色性△k的导出 | 第65页 |
· 圆偏振光测量磁二向色性及双折射效应的实验 | 第65-71页 |
· 不加场时α-FeOOH胶体的磁致光透射率变化 | 第66页 |
· 同一磁场不同体积分数的α-FeOOH胶体的磁致光透射率随θ变化 | 第66-67页 |
· 同体积分数的α-FeOOH胶体在不同磁场磁致光透射率随θ变化 | 第67-69页 |
· 线偏振光与圆偏振光照射α-FeOOH胶体的透射光强分布对比 | 第69-70页 |
· α-FeOOH胶体离心样品的透射光强分布 | 第70-71页 |
· 结论 | 第71-72页 |
结束语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工作情况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