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 抑郁的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 抑郁的概念 | 第11-12页 |
· 抑郁的分类 | 第12页 |
· 抑郁的理论 | 第12-14页 |
· 有关抑郁的研究 | 第14-16页 |
· 生活事件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 生活事件的概念 | 第16页 |
· 生活事件的分类 | 第16-17页 |
· 有关生活事件与抑郁的研究 | 第17-18页 |
· 社会支持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 社会支持的概念 | 第18页 |
· 社会支持的分类 | 第18页 |
· 社会支持的作用机制 | 第18-19页 |
· 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 | 第19-20页 |
· 应对方式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 应对方式的概念 | 第20页 |
· 应对方式的分类 | 第20-21页 |
· 有关应对方式与抑郁的研究 | 第21页 |
· 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21-23页 |
3 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 第23-28页 |
· 研究问题 | 第23-24页 |
· 本研究你解决的问题 | 第23页 |
· 研究假设 | 第23页 |
· 核心概念 | 第23-24页 |
· 研究设计 | 第24-28页 |
·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 研究工具 | 第24-25页 |
·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 研究程序 | 第25-27页 |
·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第27-28页 |
4 研究结果 | 第28-38页 |
· 高中生抑郁情绪、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描述性分析 | 第28-33页 |
· 高中生抑郁情绪的检出率 | 第28页 |
· 高中生生活事件测量分析的基本情况 | 第28-31页 |
· 高中生社会支持测量分析的基本情况 | 第31页 |
· 高中生应对方式测量分析的基本情况 | 第31-33页 |
· 高中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的相关关系 | 第33-35页 |
· 高中生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的相关关系 | 第33页 |
· 高中生社会支持与抑郁情绪的相关关系 | 第33页 |
· 高中生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的相关关系 | 第33-34页 |
· 高中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的相关 | 第34-35页 |
· 高中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抑郁情绪的影响 | 第35-38页 |
· 高中生生活事件对抑郁情绪的回归分析 | 第35页 |
· 高中生社会支持对抑郁情绪的回归分析 | 第35-36页 |
· 高中生应对方式对抑郁情绪的回归分析 | 第36页 |
· 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与高中生抑郁情绪中的调节效应 | 第36-37页 |
· 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与高中生抑郁情绪中的中介效应 | 第37-38页 |
5 讨论 | 第38-42页 |
· 高中生抑郁情绪的检出率 | 第38页 |
· 高中生抑郁情绪的性别、年级差异 | 第38-39页 |
· 影响高中生抑郁情绪的主要生活事件 | 第39-40页 |
· 高中生应对方式的性别年级、差异 | 第40页 |
· 高中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的关系 | 第40-42页 |
· 高中生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的关系 | 第40页 |
· 高中生社会支持与抑郁情绪的关系 | 第40页 |
· 高中生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的关系 | 第40-41页 |
· 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中的调节效应 | 第41页 |
· 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中的中介效应 | 第41-42页 |
6 研究总结 | 第42-44页 |
· 研究结论 | 第42页 |
· 对教育的启示 | 第42-43页 |
·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附录 | 第50-56页 |
致谢 | 第56
页 |